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我們身為臣子,豈惜自身榮華,唯有學諸葛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番話說的眾人都是慷慨激昂。

許仙苦笑,“殉身殉道,那豈不是橫豎都是死?”引得眾人怒目而視,卻又低聲唸叨,“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五百一十六

王文會聞言一震,唸叨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說的好!”這番話正道出了他此刻的心意。

其他大臣也不由側目,不得不歎服許仙之才,望向他的目光更多一股“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的意味。

許仙對這句詩印象之深,絲毫不下於對李白杜甫的詩句,這句詩乃是出自林則徐之口,曾經掛在中學教室外的走廊上,那時他雖不能盡然瞭解其中的意味,但讀來總覺得充滿了慨然之意。

“老師能否聽我一言呢?”許仙進言道。

王文會皺眉道:“你想勸我放棄上書?難道你真的執迷不悟。”

許仙搖搖頭,“執迷不悟也好,大徹大悟也好,但此間之事,明日自有分曉,已不必再上書了!”

“你知道些什麼?”

許仙苦笑,他雖不願裝神棍,說什麼天機不可洩露,但也總不能說渡劫飛昇什麼的,只得道:“明日之後,無崖子真人一定會離開京城的!”

“嗯?”王文會將眉頭皺的更深,更加緊盯著許仙,卻見他目光清明,絕無作偽之色。別人都以為許仙為了升官加爵才趨炎附勢,他卻知道許仙並未將功名二字放在眼中。他行此事,定也有他的目的。

眾臣議論紛紛,“真的嗎?”“恐怕只是拖延之策,太師不可輕信啊!”

王文會沉吟良久,最終道:“我要你在奏章上署名!”已是用老師的身份來命令許仙。

他心中其實已信了許仙,但此事並非他一人主導,更有皇后梁王,此時的情況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且如果許仙說的是真的,那更得署名不可,眾臣失去妖道那目標,恐怕會將怒火傾瀉在許仙的身上。

許仙能感受到王文會的關切之意,也知道署上這個名字對他有利無弊,將來說不定還能省不少麻煩,而就算他在奏疏上署名,太陰真人也根本不會在意。但太陰真人與他有大恩德,他又怎麼能從眾去反對他呢?

“請恕弟子不能!”固然在這些士大夫眼中,他那道士師傅是個不折不扣的妖道,但在他看來,太陰真人傳道,嘉御皇帝修道,都是你情我願的事,又不曾捉童男童女做藥引,幹什麼為禍蒼生的事,又何至於這樣誅之而後快。這群大臣卻只是妖道妖道的亂罵,心中不喜,所以方才才有意氣他們一氣。

眾臣轟然,沒料到許仙竟敢違逆自己的老師,有人破口大罵,“全無尊卑禮數,簡直是個大逆不道的衣冠禽獸!”

王文會深深的望了許仙一眼,揮手道:“那便罷了,你去吧!”

許仙深一稽首,旋身帶著柔嘉離去。他這番作為,並非是決定幫哪個老師,而是堅持心中的道,他也不是個趨利避害的人。

走出太師府,柔嘉公主小聲道:“他們是要上書勸我父皇?”

“你個小丫頭不用操心這些事,他們都不是小孩子,都有自己的主張。”許仙捏捏她的臉蛋,入手之處肌膚水潤,宛如細緻嫩滑的軟豆腐。

柔嘉公主“嗯”了一聲,小臉上卻是若有所思。

……

“許仙。”

恍恍惚惚中,是誰在呼喚他的名字!

他睜開雙眼,看見血紅色的天空。身邊卻是萬仞高崖。不遠處。一個女子背對著他立在山崖旁,烈烈山風扯動她鵝黃色的道袍,她的身影微微晃盪,彷彿下一刻就要從懸崖邊跌落。

女子忽然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