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了笑,開啟手機,將手機推到我們倆跟前:“接下來的故事更精彩,你們仔細看看。”
於是我跟陳清姿湊過去一看,臥槽,頓時三觀重新整理了。
閆至陽給我看的正是狄青跟儂智高對決的後半段故事。
資料裡說,狄青在中秋之夜出奇兵,大破儂智高。儂智高大敗後,夜焚邕州城而逃遁,從當時的合江口逃入大理國。然後狄青派死士去大理國追殺這孫子,到大理時儂智高已死了,於是狄青將儂智高的頭割下來,送往京師。儂智高的母親阿儂,足智多謀,但性格很慘毒又很愛美,每天都要吃一個小嬰兒保持容顏。儂智高兵敗後,阿儂帶三千餘兵復想入寇,給兒子報仇,結果後來被宋朝安撫使餘靖擒拿,送往京城斬首。
先前儂智高未敗時,民間就流傳著一首民謠;“農家種,狄家收。”說是狄青在戰役發動進攻時,去山神廟裡燒香求卦,對下面的將領和士兵說;“我在十五枚銅錢上,一面塗上紅色,一面沒有塗色。如果上天保佑我們這次打勝仗的話,我拋的卦就應十五個銅錢全是紅色的向上,如果其中有一個銅錢不是紅色的向上,那麼這仗就難打了。”
狄青說完,將雙手中的銅錢搖了搖,往空中一拋,銅錢落地後,大家定睛一看,地上的十五枚銅錢,個個都是紅色的那面向上,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三呼萬歲,軍心大振,士氣高仰。
狄青一看自己這麼叼,也很興奮,於是對大家說:“好,既然上天保佑,我們暫不動這吉利的卦象,現先用鐵釘釘起來,等到我們打完勝仗、回來慶功時,再拿起來吧。”於是之後,狄青果然是打敗了儂智高,就像是命中註定一樣,狄青是儂智高絕逼的剋星。
“好吧,如果這段歷史為史實,那麼,儂智高的墓地裡頭是個沒有頭的屍體。”我說道:“而且網上明確有圖片說,那就是儂智高的墓,你憑啥斷定他的真正墓室建立在水下?”
“昨晚我後半夜其實又去了水塘邊找到李霏顏。我問她水下的王城什麼樣子。但是她描述的樣子,卻很像是宋朝的建築風格。第一,廣西能夠有能力建造這種大型墓的,也許只有儂智高。第二,他雖然是少數民族的人,但是儂氏家族與宋政權交往密切。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黨猶州出生的廣源州富豪儂民富威望日高,被宋朝封為檢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國。至儂智高之父輩,其勢力在兼併鬥爭中進一步壯大。為了取得宋朝的信任和支援,儂全福,也就是儂智高的父親還自動歸附宋朝。儂全福發揮自己的號召能力,利用當地的優越條件,‘招誘中國及諸洞民,其徒甚眾,’藉以開發金礦資源。”閆至陽說道:“資料上說,人家家大業大,並且開採金礦。有了金礦,造一座水下王城有什麼不可以。而且儂智高喜歡收藏稀奇古怪的東西,對宋朝文化感興趣,但是一般的古董還看不上,必然要奇珍異寶。所以我覺得李霏顏上次看到的人影跟燈光,也許就是盜墓賊。”
“這不就是土大款一夜暴富嘛。”我嘖嘖說道:“我記得查過的資料上說,儂全福勢力日長,自稱啥昭聖皇帝,立那個變態妻子為明德皇后,改其州為‘長生國’,也夠不自量力的。不過這種人如果說真的建造了水下王城,我倒是相信。”
“是不是的,下去看看就行了。而且我隱約覺得,下面的墓室不只是葬著儂智高一個人,而且還埋葬著他的母親阿儂。”閆至陽說道。
“但是狄青當年不是割掉了他的頭顱麼?”我問道。
“那也可能是割掉了替身的頭顱而已。有錢有權勢的人不都是這麼幹麼。”陳清姿說道:“也許狄青殺的那人並非真正的儂智高,只是個替身。現在大家看到的墓裡也沒有儂智高本尊的屍體,而是那個被砍了頭的替死鬼的屍體。”
“嗯,究竟如何,等下去看看就知道了。吃完飯就出發。”閆至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