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種結構和維修都非常簡單的底盤構造。但楊秋再這點上卻沒有任何說明,因為他清楚,資料機雖然能幫助國家軍事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但如果濫用將會導致出現依賴和創新力消亡的後果,所以在使用時往往將一大堆資料丟出去後不做任何解釋,任由設計師們自己折騰尋找最佳方案。
他這個笨辦法效果還算不錯,袁鍾銓他們面對那麼多資料也沒好大喜功,而是先分析國內工業實力、製造能力、道路橋樑通行能力等等綜合後,選擇從較為簡單的五噸級底盤入手,拿圖紙依葫蘆畫瓢造出這五種不同型別的底盤,還根據楊秋的建議,將在這裡的初步檢驗結束將底盤運往全國各地進行為期兩年的野外測試。
“以我們現在的能力,一個月能造多少這種。。。。。。。坦克?”蔣方震顯然對坦克很有興趣,不僅認認真真看過每個細節甚至還親自坐進去體驗一把,但對這個楊秋親自取的古怪名字卻很不適應。
說起製造能力,原本還躊躅滿志的袁鍾銓一下子沒了精神:“有能力造的有好幾家。漢口、九江、湘潭、重慶和鄭州都能造,江南、馬尾和青島技術上也沒問題。可產量不好說。按照我們造拖拉機的速度看,全國加起來每年的產量還不如美國一家拖拉機廠一個月多,光面前這幾輛就花了兩年時間!按我的計算要是現在開始建造,每月能產20輛頂天了,不過要是能讓工人熟練一段時間翻個倍倒也有希望。”
秋恆到沒有他那麼悲觀:“倒也不見得那麼差。現在我們有專門造拖拉機的廠有三家,漢口、湘潭和九江,產量雖然不大但要想擴建也並非難事,何況奉天和鄭州都在建設大型拖拉機和車輛廠。聽工業部說總司令要求那兩家按照每月100輛拖拉機產能建造,要是將來把現在的三家也升級到這個水平,每月也有500輛了。”
“500是拖拉機。不是這種死沉死沉還有厚厚鋼板的坦克。”
見蔣方震對自己不成器的“弟子”直瞪眼。宋子清也覺得好笑。這位國防大學校長還真有些孩子氣,就愛事事較真,所以笑問道:“百里怎麼那麼關心產量了?鍾銓不是說了嗎,光全國測試就要兩年呢,我們還有時間慢慢打磨國家工業。”…;
蔣方震不瞪弟子改瞪宋子清了。瞥了眼走開的袁鍾銓,哼道:“兩年?兩年後你怕是早就急著不管不顧要求大力生產了!”
聽到這句宋子清臉色微微一變,但轉瞬間又恢復正常,遣開眾人後掏出煙遞給他問道:“百里,怎麼說這些?上次開會時總司令部不是說了嗎,當前我們的任務就是準備收復臺灣。”
“哼!真沒想到你宋大參謀長也開始打迷糊眼了!”蔣百里冷哼一聲,不悅道:“收復臺灣,騙鬼呢!臺灣在北面?向法國派50萬,讓蕭安國出兩個輕步兵團去保護的事情還沒完。自己又跑去北面視察,還把蔡松坡和嶽鵬都叫去,讓李烈鈞去烏拉爾山保護勞工打前哨,他還真把我們當傻子了?我蔣方震不懂政治上的彎彎道道,可起碼“故意放風”幾個字還能認識。為什麼現在英法代表天天往南京跑,漢口租界這邊也是隔三岔五詢問他什麼時間回來。還不就因為借派遣勞工和去北方視察放出的風?我看這是早有預謀,心裡怕全國上下不支援,所以故意躲得遠遠地讓你們猜,把聲勢先造起來。”
宋子清心底苦笑,這個蔣大嘴巴還真什麼都敢說。其實派兵的事情其實楊秋已經告訴他,但因為時機不成熟,而且就連國社內部都有很多人認為應該繼續中立,利用戰爭發財建設國家,所以才故意去北方藉此防風試探,卻沒想到他連這個都猜到了,連忙辯解道:“怎麼會呢,就算總司令想派也要國會授權透過才行。”
“國會?能擋得了他想幹的事情?”蔣方震說起參戰的事情臉色凝重了很多,深深吸兩口煙停下腳步說道:“我說子清,你也是在德國留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