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準備開放多少市場。但不管如何,講話中“發展中國家”“帶來些訂單”和“4。7億大市場”“不合理歧視法律”這幾個概念,還是讓美國上下慢慢體會出其中的意味。很明顯。這位被譽為世界領袖之一的新總統肯定帶著天價訂單,而且準備用撬開影響中美交流的《排華法案》。

這番講話讓美國上下既期待又不滿,期待的是市場和訂單。是中美互補,不滿的是中國首次對美國法律的指責。當然,對最後這些話不滿的只有那些政治家。至於老百姓還是很希望用取消法案換取訂單的,所以連疲乏已久的股市都在頃刻間上漲5點,似乎在預示著什麼。

有人高興自然就有人不快。

楊秋光鮮奪目揣著神秘訂單抵達紐約時,古比雪夫率領的蘇聯代表團卻一下子從雲端墜落。為了能撿更多便宜,古比雪夫和蘇聯專家們花了一年多時間旁觀危機,草擬清單,一直等到確定危機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後,才出手。

果不其然,他們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最高規格接見,左手黃金右手外匯。從引進人才到購買機器,幾乎是無往不利。

這時段好日子,原本需要3000萬美元的鋼鐵廠只要1000萬就能打包買走,以前讓蘇聯垂涎的機器裝置價格低了一倍!還有好多內戰時逃到美國的前俄國人因為危機開始返回,甚至有不少美國人都攜帶家眷移民蘇聯。

這是蘇維埃的好日子!是國家最重要的轉折時期。是一個可以快速完成工業化,縮短與世界主流工業國家差距的大機會!原本所有人都覺得這種好日子會一直下去,因為經濟危機會已經讓英美帝國主義不得不低下頭仰視蘇聯,但卻沒想到。。。。。。突然間一切都變了!

4130萬美元橫掃二手船市,總額高達每年1億美元的年薪讓原本準備前往蘇聯的美國專家開始猶豫,還有風傳已久始終神秘的大訂單。直接就讓想購買的商品機器價格暴漲30%有餘!

這不是耍人玩嗎?精心準備的大采購計劃才到一半,東西卻比之前漲價很多,這該怎麼辦?望著報紙上楊秋在紐約接受採訪的照片,古比雪夫心底一陣煩躁:“有回電嗎?總書記有什麼指示?”

“總書記同志要求我們,不惜代價儘可能多的採購繼續機器裝置,務必要在中美聯手前完成全部採購,實現國家工業現代化。”紐波特一事無成的科尼采夫站了起來。要說蘇聯代表團中誰最恨楊秋,那麼肯定非他莫屬了。所以立刻拿起莫斯科的電報,激動說道:“部長同志,我也覺不該停下,應該不惜價格儘管完成採購。否則中美一旦達成某些協議,或。。。。。。真有大訂單挽救美國經濟的話,總書記同志規劃的工業計劃就會受到影響。”

古比雪夫何嘗不怕破壞斯大林的工業計劃,但問題是如果按照現在的價格,採購規模將比之前預料的小很多。蘇聯已經不是以前的俄國,歐戰時耗盡國力,又經歷了數年的內戰,最該死的是,還被楊秋趁火打劫搜刮走數十億財富!導致國家外匯和黃金儲備嚴重不足,工業凋零嚴重!如果購買數量縮減得太厲害的話,就肯定會影響五年計劃的完成。

至於救市。。。。。。可能嗎?他搖搖頭:“救市是不可能!一年多來美國已經有2000億美元財富被蒸發,沒有任何力量能救助他們。”

“但是萬一呢?萬一。。。。。。楊秋真拿出上百億工業訂單呢?如果他開放更多市場,4。7億人口會需要很多很多東西。”科尼采夫據理力爭。

但古比雪夫還是不信,2000億美元的損失,這個窟窿。。。。。誰能堵?所以想想後,還是把電報放在了邊上:“再等一等。”

他不知道,這一等其實就是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