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裝甲營率先衝出掩護的丘陵,81輛31坦克分成兩路,在沙地上碾壓出滾滾沙塵,向著城市東西兩面衝去。“不要急!穩住,等坦克團把他們勾引過來。”見到坦克出動,卡夫斯基興奮地對著電話大喊,穩住反坦克炮兵陣地後,又下令坦克團的t26出擊。

經歷戰爭初期的混亂後,蘇軍已經意識到手中武器和對手有很大差距。已經沒有人認為t26能對付數倍的31型坦克。所以蘇聯坦克兵們很清楚自己的工作,就是把對手勾引到村莊旁的反坦克陣地去。“轟轟轟。。。。。。”空曠的沙地成了坦克交戰的最佳場所,衝擊兩翼的兩個坦克營配合非常默契,見到t26立即各自分出一個連停車開炮。剩餘的坦克連則加速追擊,避免因開炮導致減慢速度。設計時就考慮到未來戰爭需求,留出餘量的31型坦克雖然已經逐步讓位給36型,但並不代表它們就已經落後。恰恰相反。即使現在它們依然可以笑傲世界,連英美都多次表示要批次購買。

充沛的餘量設計思路下,l56/70毫米線膛炮威力十足。一經出現就引領了世界坦克炮的長身管革命。英法德蘇甚至美國和日本,都開始為新坦克加長炮管增強威力。足夠擊穿t34的線膛炮在炮手潛望鏡的配合下,很快就擊毀了7輛t26,剩餘的t26見狀不妙立刻加速向村莊逃跑。“炮手就位!穿甲彈準備。”見到坦克將對手引來,反坦克連的上尉阿莫夫立刻大聲下達命令:“方位正南,距離1500米,填彈。機槍注意逃出來的敵人。”

阿莫夫的命令下,三根細長的57毫米炮管悄悄從泥胚房子後面探了出來。zis…2/57毫米反坦克炮是一種被逼出來的武器,阿瓦士戰役和東哈薩克戰役中拙劣的反坦克手段讓蘇聯上下痛定思痛,即使知道這種炮加工難度大,30發炮彈後膛線會被磨損精度下降,40發炮彈打轉等等劣勢,依然咬著牙集中全國為數不多的精密製造能力,以每月100門的速度武裝部隊,就為了在新坦克出現前阻止威力巨大的31和36型坦克海。雖然剛裝備不久,但阿莫夫上尉很清楚這門炮的優劣,採用76毫米炮彈的發射藥筒後,可以打出每秒1000米的初速,足以確保1000米距離上擊穿107毫米/35度的均質鋼板。不過為了穩妥,他沒有貿然進攻,依然選擇繼續拉近距離。

轟!等到又一輛t26被追上在不遠處爆炸後,阿莫夫才下令進攻。“轟轟轟!”三發採用從德國交換的硬質高碳鋼製造的穿甲彈猛然擊中650米外毫無防備的三輛31坦克。這個距離上57炮的穿深高達130毫米,已經遠遠超過31坦克的正面防護水平,所以三輛坦克中的兩輛頓時冒出黑煙,剩餘一輛被擊中側面傳動機後停了下來。

初戰告捷,阿莫夫頓時信心十足,立刻將炮口對準後面的坦克。“轟轟轟!”反坦克連的速度極快,摧毀三輛31後不到十秒鐘,第二輪炮彈就已經打出。雖然這次由於瞄準時間短有兩發打飛,但還是有一發命中31坦克的炮塔。炮彈穿透裝甲後形成的散射流,將炮手和填裝手直接殺死。“反坦克炮!全體倒車。注意搜尋!”短短連續兩輪就有四輛坦克被摧毀,這是開戰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連長常貴立刻意識到遭到了新式反坦克武器的襲擊。兩年多在阿富汗山區的鍛鍊,雖然讓第十裝甲師的官兵幾乎換了一茬,但部隊的戰鬥力和應變能力卻非常快,甚至比排在前面的幾個王牌裝甲師都要好,所以坦克連立刻從前進變成後退,坦克兵更是利用各種手段搜尋神秘敵人。

阿莫夫見到對手要跑,不甘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所以咬著牙下令彈藥手先轉移。自己帶領反坦克炮再打一輪。但就是這一輪,讓三門zis…2/57徹底暴露位置。轟轟轟。。。。。三發炮彈衝出炮口的瞬間,至少三輛31坦克捕捉到了炮口火焰。雖然還是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