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305例非典型肺炎病例,死亡5例。其中醫務人員感染髮病共105例,沒有一例死亡。而廣州發現192例非典型肺炎病例,已有兩例死亡。

2月14日,六大謠言掀起廣州市民搶購大米和食鹽風波,就是這場風波傳到我們這裡後,引起了一次類似的搶購風波,不過我們這裡沒象廣州市民那麼驚慌,搶購的也大多是一些藥品和食醋之類的東西,而且規模也不算很大。

2月16日《南方都市報》開始報道中國總部設在上海的羅氏公司對其產品“達菲”有虛假宣傳,說“達菲”為“禽流感”特效藥,並引用國家流感中心主任郭元吉的話,懷疑廣東流行的是禽流感。《南方都市報》將動用了數十名記者的調查報告,舉報給廣東省公安廳。

2月1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專家“透過電子顯微鏡在國際上首先在病人尸解樣本中發現衣原體樣顆粒”當天,該中心即對外宣佈,SARS的病原基本可確定為衣原體。下午,廣東省衛生廳召開緊急討論會議,就衣原體問題與廣州各大醫院專家交換意見。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不能簡單地認定衣原體就是惟一的病原。

2月21日,三聯生活週刊釋出記者巫昂的文章“廣東非典型肺炎事件反思,政府應該扮演什麼角色”3月5日,在全國十屆人代會和政協會議上,身為第十屆政協委員的鐘南山再次表達了對於非典型肺炎的憂患之心。他表示,廣東非典發病的病毒到現在仍未能確定是何種病毒,雖然有專家提出是衣原體病毒,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按衣原體思路進行治療是無效的。

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發出一些地區出現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這一流行病的全球警報。

3月13日,香港各媒體紛紛以頭條新聞報道,稱香港爆發肺炎。部分報章更是使用了“奪命肺炎襲港”、“奪命變種病毒亞洲擴散”、“肺炎失控,醫護人員大恐慌”等標題進行報道。一時間,香港人心惶惶。

香港各媒體的這些報道傳到國內之後,在我們市裡再一次引起了恐慌,並再一次地掀起了爭搶藥品乃至食品的浪潮。不過這次我們也接受了上次的經驗教訓,由方小怡給我們送來了有關南方搶購風潮時最搶銷的相關藥品資料,在這些搶購風波之前就備足了庫存。由於這些藥我們是透過方小怡的關係從軍供站直接進的貨,不但藥價比從別的醫藥公司還要低,甚至連藥款都不必事先支付,如果沒有賣完還可以退貨,可以說連一丁點的經濟風險都沒有。

由於有了這樣得天獨厚的進藥渠道,我們在定價上也只按進價上浮了10%,而且是暢開供應,絕不象別的一些私營藥房那樣見利忘義,臨時成倍加價賺黑心錢,所以我們三葉草平價藥店在市民中的聲譽度和知名度都大大提高。不過從前天下午開始的情形來看,這次的搶購風波來得要比上次的猛,我也開始有些擔心藥店裡的感冒類沖劑能不能支撐一個星期。

不過林詩怡大小姐顯然是沒有這份擔心的,在我的注視之下苦著臉喝完了藥水之後,又開始撒起嬌來了:“小新,下午不用上課,你陪我逛街好不好?”

今天是星期六,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每個星期六的上午都要上半天的課,當然對外宣稱的都是興趣小組、補課之類的名義,以應付只見雷聲不見下雨的“減負”檢查。

我道:“不行,下午我要去藥店幫忙看場子,沒空陪你,你還是找丁玲一起去逛街吧,買了什麼東西都來找我報銷好了。”

今天是3月15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我昨天就打電話給周大記者,請她出面在今天拉上工商局、消費者協會一幫子的人到我們藥店門口來擺攤作宣傳,理由嘛當然就是針對這二天市場上一些藥品不平常漲價,而我們藥店則是仍舊正常供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藥價的作用,雖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