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開始,轉為覆蓋式炮擊,這將持續到登陸之前。

在二十多艘火力支援船的後面,運載著陸戰隊官兵的登陸艦隊也開始展開。在登陸之前有大量的準備工作,比如檢查登陸艇,以及直接衝灘的登陸艦的效能,將作戰物資運送到登陸艇上,以及安排各衝灘部隊的作戰任務,動員官兵等等。如果前期就有所準備的話,那麼只需要數個小時就能夠完成登陸前的所有準備工作。

炮擊持續了一整夜,天快亮的時候,留在外海的護航航母上的戰鬥轟炸機也陸續起飛了。16艘護航航母分成了兩個戰鬥群,每個戰鬥群每次出動一半的戰鬥機(護航航母也就最多一次出動一半的艦載戰鬥機),輪番為陸戰隊提供航空支援。而在早上七點左右的第一輪轟炸中,戰鬥機投下的都是燃燒彈,從第二輪轟炸行動開始,就將為陸戰隊提供直接的航空火力支援。

為了縮短戰鬥機往返飛行的時間,同時儘量縮小反潛巡邏的範圍,護航航母的活動海域距離百慕大島也就只有30海里左右。本來護航航母的速度就不快,而且戰鬥機都不是滿栽起飛的,因此不需要航母高速迎風航行,好讓戰鬥機飛起來,這樣護航航母所需要的活動海域的面積就不是很大,可以在近海活動,而不需要像艦隊航母那樣,儘量避免在近海活動。

天亮後,休息了一夜的陸戰隊官兵陸續上了登陸艇,同時負責運送第一批重灌備的坦克登陸艦也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工作。此時,第一艦隊的轟炸機到達了登陸場上空,這也是在登陸作戰中,聯合艦隊提供的唯一支援。數百架轟炸機輪番在美軍陣地上空投下了炸彈與燃燒彈,隨即就撤出了戰鬥。

在第一艦隊的轟炸機還沒有飛走的時候,護航航母上的戰鬥轟炸機到達了戰場上空,又是一輪猛烈的轟炸。數百枚燃燒彈將美軍陣地變成了火海,加上火力支援船的猛烈炮擊,任何在地表以上的生物都將被消滅掉。

七點半,在第二批戰鬥轟炸機到達之前,運載著登陸部隊的登陸艇出發了。雖然這次韓紹鋒帶了兩個陸戰師過來,但是參加第一批搶灘登陸的只有一個陸戰團,實際上投入的兵力只有兩個步兵營而已。這兩個步兵營將首先負責突破美軍的海灘防禦陣地,佔領登陸場,隨即才會讓第二批登陸部隊上岸。

八點過十分,第一批登陸艇在戰鬥轟炸機,以及火力支援船的掩護下登上了薩費爾灣的海灘。登陸部隊沒有遇到美軍的抵抗,在持續了數個小時的猛烈火力打擊之後,美軍的海灘防禦陣地上已經找不到還活著的軍人了。兩個步兵營的陸戰隊官兵迅速的佔領了美軍的海灘陣地,發出了登陸成功的訊號。隨即,這兩個步兵營就開始擴充套件登陸場的範圍,第二批登陸部隊也離開了登陸艦隊,在九點之前登上了海灘。

登陸作戰打得異常的順利,陸戰隊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發現了數十個美軍的地下防空洞,而這些防空洞無一例外的都被摧毀了。除了幾個防空洞被重炮的炮彈,或者是航空炸彈直接命中而被摧毀之外,大部分的防空洞都是被燃燒彈給摧毀的。當時,護航航母的戰鬥機使用的是新式燃燒彈,也就是應羅雲衝的要求,專門針對美國南部地區河流密佈,多沼澤地帶而設計的,增加了汽油的比例,提高了燃燒劑可流動性的燃燒彈。美軍的防空洞沒有防禦這種燃燒彈的能力,在汽油大量湧入之後,防空洞就成了美軍官兵的“火葬場”,當時僅在防空洞裡找到的被燒焦的美軍官兵屍體就有2000多具!而且這還只是一個大概的數量,到底有多少美軍官兵被活活燒死,恐怕沒有人說得清楚了。

登陸作戰打得異常的順利,而韓紹鋒也按照談仁皓的吩咐,沒有急著讓陸戰隊向哈密爾頓方向推進,而是首先鞏固了登陸場,在第一個陸戰師上岸之後,立即組織工程人員在薩費爾灣建立水上飛機基地,爭取在次日部署第一批水上巡邏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