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析歷史中所記載的君臣之間的種種權謀之術對皇帝的危害,作為將權力分割和律法獨立的理由;還要研究律法,指出其中利於人治權治而不利於治人的種種不公不平所在,點明這些都是日後引起民變的隱患,他將倡議本著公平,袒護弱者的目的,全面修改律法……
為了博古論今,他必須通讀經典。四皇子現在才理解了人們所說“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意思,他不僅要再讀四書五經,還要細讀各種歷史記載,其中《史記》就夠他讀一腦門子了。這次,可不是為讀而讀,是要帶著他的目的去找證據,他需要從中找到現今權力機構的理論依據,再去質疑這些理論的合理和可靠性。他需要從歷史長卷中,找到那一次次反覆發生的相似漩渦,將其一一勾畫出來,讓人們看到這種重複的荒誕……然後,他才會小心翼翼地丟擲他的建議,在每一條下,都細論其將給權力制度帶來的影響,讓人們看到好處,還要提供各種嘗試的方式……
四皇子覺得他找到了他一生要乾的事業!他完全可以想象,當他老了的時候,他將成為一個著作等身的思想家!他會和蘇婉娘躲在沈汶的島上,在飲茶下棋間,隔岸觀火,盡情地書寫他對中原社會新架構的空想,讓有心有勇氣的人去拋頭顱灑熱血,嘗試他的理論。為了隱藏好身份,他不會用自己的名字,會以“路人”為筆名,連“蔣”字都省了,以免引起三皇兄的懷疑和猜忌。
說幹就幹,四皇子馬上寫了個長長的書單,讓丁內侍給蔣家下次的來人帶去,幫他找來這些書籍外加許多紙墨。雖然他準備日後去嚴氏書院時能大量閱讀,可是現在的辰光也不該浪費才對。
做完了計劃,四皇子才坐下來,端起茶杯。還未到唇,就已經聞到了清香,入口只覺清爽中夾雜著微苦,嚥下時沁入心脾,齒間留香,引人回味……四皇子眼中一熱,再次想起了那些旅程中的人們。雖然張允錚說日後他們還會再出行,可是四皇子卻覺得什麼都無法重演他這次的北行,那些驚心動魄的悲慘,那些充滿了青春和朝氣的旅伴們!青春怎麼能重來?李商隱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說的就是這種心境吧?他不必等到日後回想時才知其可貴,他現在就知道了。
…… 鎮北侯府,沈湘過了生日,迎來了讓楊氏心驚膽戰的十七歲。她讓人做了面,全家人坐在一起,她可以說是虎視眈眈地看著沈湘。沈湘也同樣戒備著,渾身肌肉緊繃,眉頭微蹙著,在楊氏要吃人的注視下,慢慢地吃了面。旁觀的沈卓覺得沈湘像一隻弓著身子的豹子,就等著楊氏說出一句有關親事的話,她好一下子就跳起來,奪門而出。
其他人一定是也感受到了這種緊張的氣氛,老夫人垂著嘴角,一個勁兒地捻佛珠。柳氏低眉在一旁伺候著,她的兩個小孩沈瑋和沈瑜眨巴著小眼睛,一會兒看看楊氏,一會兒看看沈湘,柳氏提心吊膽,怕他們說出什麼來,時常給他們一個嚴厲的眼神。
滿屋沒一個人說話,這頓飯吃得很壓抑。唯一不受影響的是沈強,他終於能坐著吃飯了,可還是不用筷子,拿著一把專門為他做的大竹勺,大口大口地把麵條和菜連湯帶水地塞到嘴裡,呼嚕呼嚕地,非要弄得兩腮爆滿,才費力地嚼兩下嚥了。他把一大海碗麵條全吃乾淨,雙手抱起碗啊啊大叫起來,終於打破了屋子裡的凝重。
老夫人笑著說:“快添上,寶貝兒吃得真多。”
楊氏憋著氣,對老夫人說:“他都那麼大了,別叫他寶貝了。”
老夫人笑眯眯地看著沈強:“強兒多大都是祖母的寶貝兒!”
楊氏不能跟老夫人爭論,鬱悶地坐到大家都吃了飯。沈湘起身行禮告辭,楊氏開口道:“湘兒……”
沈湘瞪著眼睛看楊氏,眼光裡似乎有火焰,楊氏含淚了,嚥了下口水,說道:“我生你時,特別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