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名字聽著很可愛,本身也比較溫順,但是這種野牛可是肩高超過2米,體重能達到兩三千斤的龐然大物,是僅次於大象和犀牛的大傢伙。

放大唐這時候,全境範圍內,氣溫都要比後世要溫暖一些,所以像是犀牛和野牛這樣的東西,分佈的範圍都要比後世廣泛的多,基本都還能在長江以北,見到它們的身影。

還有棕熊,也就是熊羆之中的羆,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而到了大唐後期,犀牛就很少能在北方見到了,那些供奉給皇家的犀牛,想要放歸的時候,都只能選擇江南地區了。

到時候犀牛啊,大象啊這些的,分佈範圍同樣是要南遷的。

哪像是現在,莊子周圍的山林裡,都還能見到這些龐大生靈的身影。這也給石磊這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以前他是沒法打這些大傢伙的主意,除了獵殺了它們,取角還有肉和皮來用,想要改造它們,是很不現實的。

因為它們的體積,太過龐大了,以原本系統的能量積累速度,沒個幾年功夫,是甭想改造任意一頭了。

不過放到系統升級了的現在來說,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啊。

一頭野牛也不過就幾個立方的體積頂天了,趁著莊戶們忙活這會,多改造些野牛出來,當做耕牛來使用,就可以解放出來好多的勞動力了。

至於犀牛這東西,好像沒有拿來耕地用的。雖然力氣足夠大,但是脾氣比較暴躁,沒法控制啊,也不好指揮。

不像牛,只要在牛鼻子上打個環,不是犯了牛脾氣,絕對是指哪打哪的好幫手。

大象也挺好用的,就是很難在這邊找到大象的身影,不像犀牛和野牛要常見一些。

嗯,犀牛其實也可以弄一兩頭,回來玩玩的嗎。萬一需要來個開路先鋒什麼的,這種坦克一樣的傢伙,絕對很好用啊。

把自己想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都記到了自己的筆記本上,這如今也是石磊的一個重要習慣了,總要把問題和待辦事項記錄下來的。

當然還有一個小本本,是專門記錄各種黑材料的,比如什麼時候,該怎麼給呆毛和小金找點茬之類的,這事他可一直都沒忘了。

這個問題可以暫時放到一邊了,到時候走一趟森林,看看能不能把老虎一起弄回來一個,也能完成自己養個真正的大貓的願望,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呢。

然後嘛,就是如何保暖的問題了。我們都知道高原這個地界呢,天氣從來都是和什麼惡劣啊,變化無常啊,這類的聯絡在一起,總之真心不是個善地。

當然也是由於這樣的環境,才造就了那邊眾多彪悍善戰的戰士,不抗爭就可能會死,是個純爺們的都會選擇去戰場上掙命,起碼死的更有價值一些。

一往無前,捨生忘死,就變成了一種烙印,也成了他們賴以生存的一種精神。

所以石磊也有招些高原民族的戰士,為自己效力的意思,就把奴隸貿易這項,也寫在了自己的交易清單上。

想想後世那些個廓爾喀僱傭兵的表現就知道了,石磊對此還是很期待的。

石磊的思想不自禁的又跑遠了,好容易扯回到保暖的問題上來。

這事其實石磊早有對策,打從一開始準備透過貿易,改善莊子上的情況開始,吐蕃就被石磊放到了計劃中來。

只不過肯定不是計劃中的首選項,原因還是這一路太過艱難了,沒點家底,哪怕能堅持到地方,都沒的交易,除了徒增損傷之外,啥作用不起。

莊子上可還沒到需要石磊透過這種手段,來故意減員的地步。

這對抗寒冷的關鍵,還要著落在家裡那些鴨鵝身上。

只要是來自後世的,一想到保暖問題,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羽絨服,而不是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