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成立於1937年9月28日,1943、1944年克麥羅沃州和託木斯克州先後從新西伯利亞州劃分出去,成立了克麥羅沃州和託木斯克州,而阿爾泰一部分土地則並人新西伯利亞州,形成了今天的新西伯利亞州。新西伯利亞州現有40個區、14個城市、19個城鎮、427個行政村。除首府新西伯利亞市之外,主要的城市有別爾德斯克、伊斯基季姆、古比雪夫、巴拉賓斯克、卡拉蘇克、科雷萬、馬斯利亞尼諾等。主要的行政管理機關包括:新西伯利亞州行政委員會、新西伯利亞州人民代表蘇維埃、俄聯邦總統駐新西伯利亞州代表處、新西伯利亞州聯邦國有資產委員會、新西伯利亞州國家稅務局、新西伯利亞州國家統計委員會、俄聯邦外經部駐新西伯利亞州全權代表處。新西伯利亞州水力資源、動物資源和土地資源比較豐富,礦物資源以黏土、黏質頁岩、泥炭、煤炭、大理石、為主。該州是西伯利亞重要的工業區和發達農業區,也是全國及世界聞名的科學研究基地,很多大俄羅斯的新式武器都是從這裡開始的,佔領他也有這個原因的。
新西伯利亞州是西伯利亞重要的工業區之一,工業一直是其重要經濟部門。改革前的1990年其工業產值佔該州總產值的54%,在改革這些年中新西伯利亞州工業生產規模大大縮小。1991—1998年工業產值縮減了64。5%。超過了全俄工業下滑速度。1998年新西伯利亞州工業產值為1573億盧布。佔全俄工業產值的1。1%。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由1990年的3。9:1下降到2。3:1,該州工業部門以機器製造業和金屬加工工業為主。此外,電力工業、食品工業、化學工業、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業也很發達。工業企業主要生產電工技術裝置、儀器儀表和冶金裝置等。1998年在該州工業部門結構中機器製造業和金屬加工工業佔27。1%,電力工業佔22。9%,食品工業佔24。5%,建築材料工業佔7。0%,化學工業佔4。3%,有色冶金業佔3。2%,森林、木材加工和紙漿造紙業佔2。2%,輕工業佔2。3%。黑色冶金業佔0。4%,燃料工業佔0。30%,本來這裡的能源是很發達的,可是因為能源集團的產出。造成了本地區的衰弱,但是不管怎麼說,要是真的有戰爭的話這裡起到的作用絕對是不會少的,而且是非常的重要的。
在新西伯利亞州機器製造業中無線電電子工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佔有特殊地位,這些工業企業與宇航和原子能工業企業一起成為該州軍工廠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西伯利亞軍工綜合體中新西伯利亞州所佔比重最大),60%的工業生產集中在軍工綜合體:90年代初軍工綜合體包括約30個工業企業、10多個科研設計機構以及100多個生產民用產品的企業,這些企業主要完成國家訂貨,為很多工業部門提供技術,特別是電工技術、機床製造技術、農業技術及運輸裝置。此外一些企業還從事各種專業維修工作,如維修複雜的程式控制裝置、電力裝置、輪船、航空發動機、鐵路機車等。該州有幾家有名的大企業如西伯利亞電熱聯合公司,負責生產扦式電爐、重型液壓機床聯合公司生產國內最大的刨床和鏜床,用這些機床不僅可以鑽大口徑孔洞,而且可以加工重量達150噸的零件;西伯利亞電力重型機器廠生產水力發電機組和渦輪發電機組以及大功率電機,這些電機被獨聯體和其他國家所採用。改革以後由於國家訂貨急劇減少,軍工綜合體面臨困境,生產滑坡。為了充分發揮軍工綜合體人才、技術優勢,新西伯利亞州正積極準備在機器製造業某些企業中實施一些新專案,以扭轉軍工綜合體的困難局面。如:在以科明捷爾命名的工廠生產新型自動起重機;在新西伯利亞航空生產聯合公司製造多用途安38輕型飛機,在新西伯利亞人造纖維廠研製使用石油儲存工藝裝置;由西伯利亞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