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都是比照著對應身份來的嘛?比如陛下在前頭宴請宗親和朝臣,惠妃夫人就在後頭見外命婦們。

那她這個御膳女官,當然也是見命婦身邊的婢子啊,見人家家裡的小姐或側室算怎麼回事兒?她又不是公主帝姬或者嬪妃。

但白嬤嬤板著臉說了:“這話不對。那些侍婢啊,不管在夫人們跟前多得臉,都不配讓姑娘去見。”

雪梨就不懂了。

白嬤嬤也不急,語重心長地跟她解釋。其實這些帖子,早在她回來之前白嬤嬤就全看了一遍,想著陛下的意思是要提點她,才沒直接替她拿主意。

要白嬤嬤說,知道把帖子遞到她這兒的,就都是聰明人。但這一撥聰明人裡,差身邊侍婢來見的,那就是明擺著還聰明得不夠。

——雪梨日後要被陛下收了的事兒已經算是擱在臺面上的了。這會兒還只知道比照著她的女官身份遣侍婢來的,那都是腦子不夠活:哦,現在差個侍婢來,人家結交成朋友了,那等雪梨進了後宮之後怎麼辦?接著讓侍婢來,不合適對吧?但到時候再換主家來,那是雪梨這個跟你家侍婢做朋友的給你見禮啊,還是你這個外命婦向陛下的寵妃見禮啊?

所以白嬤嬤說了:“這些個遣侍婢來的,您一概不用管,不理就是了,人家心裡頭怎麼想也不用您操心。您要想明白的,是陛下把您當什麼看,您得比照著您在陛下心裡的位置見人,這準沒錯。”

哦,這樣哦!

雪梨弄明白這個倒是輕鬆了——各府侍婢在那摞帖子裡佔三分之二,小姐妾室什麼的就佔三分之一。這樣招待起來就容易了啊,剛才她還認真苦惱了一下如果來那麼多人該怎麼設宴呢。

便是這樣,白嬤嬤還是拿過那三分之一的帖子又替她篩了一遍,挑挑揀揀地擱下大半,只留了十一二封下來。

白嬤嬤把這十一二封扭臉交給福貴:“張隨才有些文采,讓他寫好回帖,你明天一早就帶人一起送出去吧。餘下的都不用管,咱不吭聲,人家自然知道是不見!”

白嬤嬤說得特別雲淡風輕,可雪梨看看這第二撥被她篩出來決定不見的帖子心裡就不懂她是怎麼挑的了。

想來白嬤嬤是有她的道理的,可她追問,白嬤嬤卻打著馬虎眼不肯多說了。雪梨還挺納悶,自己翻來翻去又瞧不出個所以然來,就只好先聽話,以後再慢慢弄明白就是了。

這裡頭的道理,白嬤嬤也是實在沒法跟雪梨明說,她怕嚇著雪梨。

她第二回篩下來的那些帖子,是府上有正妻、卻遣了妾室來見的。

也就是說,現下經她篩後,真正能來見雪梨的,除了跟她年齡相仿的各府小姐,就是還沒有正妻的各府妾室們了。

這是白嬤嬤自己捏得細。她仔細想過,陛下是沒拿雪梨當個宮女看的,可往後宮裡數,便只有皇后和三夫人能做這接待外命婦的事,底下的九嬪若要辦這個,也得是上頭下旨。

所以白嬤嬤就有點心驚——陛下這是打算直接把雪梨擱到賢妃夫人的位置上啊,還是那個更高的……

那兩個字她想都不敢多想了,畢竟陛下沒有明說,那不管是雪梨還是她身邊的人想著回事,就都算“野心”。

考慮這事的時候卻不得不把這個因素考慮上。如此一來,簡直是讓雪梨向兩位夫人一樣見各府正妻才更合適,但夫人們畢竟是要去參惠妃夫人的席的。

她就只好找沒有正妻壓著的妾室們進來見她。這樣就算雪梨不懂,外頭的人看一眼也明白了,會知道以後上頭能不能再有別人壓著雪梨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