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職混飯吃。從這人進劉府到眼下時候,足足七年,現在這傢伙都二十了。
高士達對口供上的東西視而不見,他只疑惑一點。這傢伙再怎麼吃刑都堅決不開口,那他心中到底隱藏的是多大的秘密?這秘密如果真的從七年前就開始種下了,那可不僅僅是個東北走私的事兒了。
為了防止這寶貝自盡,嘴裡給他塞得有麻核桃,到了牢房也有人專門盯著,醫治的大夫是名醫,不要他治病,只要他能保住人的命。
從刑房裡再出來,天色已經黑了下,找人來問,省府的那人已經走了。高士達沒有去辦公室,也沒有到食堂吃飯,而是先讓人打了滿滿一盆熱水燙腳。然後高士達一邊泡腳,一邊起草著這支。時鐘滴答滴答的作響,到了八點了,他才放下筆。
“叫機密室撰寫一份,飛鴿送往南京。”想要查清楚這人身上的秘密,高士達絕對他必須得到國安的全力幫助。
不過高士達也知道,自己別看在外東北搞得風生水起,這點波浪放到南京那是一點波痕都不會有的。
南京的水比外東北深太多了。
別說高士達進來折騰下馬的外東北官員,只要是黑龍江的,還沒有涉及到府一級,那就是真的到府一級了,又能如何呢?
如今的南京城正是秋意融融,天高日爽的好時候。國朝富華,生民日盛,才不會因為遙遠的邊疆之地傳來的一丁點訊息就為之愕然呢。
而事實就如高士達所料,這個時候的南京正好比一場歌舞演出到了高氵朝,所有人的眼睛都放在‘廷推’這個事情上,根本就沒人理會東北。
或者說,南京的高官勳貴們,對於東北的事情只需要知道結果就行了,而不必有經過。
現在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向了皇帝新拿出來的‘廷推’,這項並無新意,但在中國已經廢除了近百年,給了大臣們實打實權利的新法度。
皇帝要行‘廷推’了,而何為‘廷推’呢?簡而言之一句話,廷推就是朝廷要職有了空缺,大臣們推薦人選。此政策起源於朱明。
高階官員空缺經大臣推薦,皇帝任用,稱廷推。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廷推或皇帝特旨任命,侍郎以下及祭酒,吏部尚書會同三品以上官廷推,外官則總督、巡撫廷推。到了‘千骨一狄’康麻子年間廢除。
陳鳴上輩子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朱明的廷推是‘皿煮’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史的進步。
陳鳴很不喜歡皿煮,雖然他清楚他所建立起來的帝國,註定要邁過這道坎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自己就喜歡皿煮,誰也沒規定穿越者就一定要皿煮不是?
陳鳴就喜歡大權獨攬,就愛‘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但是該怎麼給後人鋪的路,他也是要鋪的。
廷推這玩意兒是不是皿煮他不知道,但感覺起來的確有中不一樣的味道。
朱明中後期的廷推已經形成了制度,雖然被某英明神武的夷狄之君給廢除了,但扒扒史書,陳鳴又把它給撿了起來。
明制,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詔令廷臣會議,以共相計議,衡量至當,然後報請皇帝,取旨定奪,其有關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謂之廷議;其有關人事升補任用之擬議者,則謂之廷推。
廷推雲者:是乃明代掄選要吏之法,原規定三品以上及九卿(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都御史〔掌監察百官〕共七卿,再加大理卿〔掌刑名平反之事〕、通政使〔敷教內外章疏〕,是為九卿。九卿乃全國最高政務機關,熟悉國政推行之實際情形。)、僉都御史、祭酒等官員,公推二或三人,由皇帝取決任用,謂之廷推,清初尚採行,後廢。
陳鳴現在把這個東東拿出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分割了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