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的興高采烈。就連麾下眾將在早起前來謁見的時候,眉眼間也都流露出了深深的倦意,甚至史思明赫然還帶著黑眼圈。自從眾人從平盧出發之後,他就以兵貴神速要求眾人一路緊趕慢趕,夜裡甚至都很難睡個囫圇覺,如果打了勝仗也就罷了,可偏偏這場勝仗太詭異了,誰能精神得起來?
儘管如此,安祿山不得不履行前約,在薛朝的引路下,復又前行十里,來到了昔日的契丹牙帳。他當年寒微的時候,奚王牙帳和契丹牙帳都曾經去廝混過,可都沒找到任何的進身之階,如今故地重遊,而且還是以勝利者的身份,本該得意洋洋,可看到的是旌旗招展,精兵如雲,彷彿契丹的主力根本沒有離開,而是就在這裡,哪還能有半點高興得起來?相比自己麾下兵馬的疲態,他顯然能夠看出對方的從容,因此心態再次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契丹牙帳已經給對方佔去,唐軍便在千步之外暫時停歇。隨著薛朝趕了回去,安祿山便指著契丹牙帳中那些井然有序,服色鮮明的兵馬,對左右問道:“你們覺得,這裡有多少兵馬?”
“契丹人大概走得匆忙,留下的營帳太多,不知道營帳中是否還有人。但只就外頭的這些兵馬來看,只怕……不下兩萬。”
史思明仔細考慮了一番,道出了一個最保守的數字。而薛嵩卻搖了搖頭道:“那些營帳中絕對不會沒有人,如果我沒有猜錯,這些兵馬至少和那個薛朝所言一致,有三萬人。”
安祿山自己也早有成算,問左右不過是找個藉口,不輕易挑釁打一場無謂的仗,見史思明和薛嵩之後,一個個部將全都謹慎表示,對方兵強馬壯不可小覷,他就從善如流地表示,如若都播俟斤除卻佔據契丹牙帳之外,並沒有什麼過分之處,那就索性答應了對方。
反正松漠都督府只是大唐名義上的屬地,慷他人之慨,有什麼好爭的?
侯希逸手搭涼棚遠眺,見牙帳那邊須臾有了一陣小小騷動,各處營帳中不斷有兵馬出來,一時軍紀井然,他想起這背後的那一對夫妻,不禁輕輕咂舌。
想當年羅盈嶽五娘等人前往突厥牙帳,趁著毗伽可汗病重的機會做下那一樁大買賣,他也不是沒想過跟著去共創一番事業。可他終究和父母雙亡的那對夫妻不同,他在平盧還有很多家人,不可能丟下一切去漠北打拼。只不過如今發覺昔日袍澤赫然一方雄主,他仍然羨慕得很!
男子漢大丈夫,當如是也!
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
知道安祿山怕死,羅盈提出的相見條件很簡單,他帶五百兵馬,安祿山隨意,兩人便在兩軍之前相見交談。對於這樣的要求,安祿山登時如釋重負。他以提防對方詭計為藉口,直接在眾將麾下挑選了五百精神狀態最好的精銳隨行。等到陣前見面,他更是把有頭有臉的部將全都帶在了身邊,不為別的,卻是為了萬一對方耍花招,救場的人能夠多一些。
儘管昔日袍澤相見是一件很令人激動的事,但無論侯希逸還是羅盈,全都沒打算在此時此地相見話衷腸。當真正見面時,此時此刻就在安祿山左側,落後小半步的侯希逸看著對面已經足有將近二十年沒見面的羅盈,見昔日那個眉清目秀的小和尚,已經變成了滿面髭鬚的粗豪大漢,頓時有一種時光翩然飛逝的感覺。
而羅盈當初還曾經當過侯希逸的副將,看著曾經的上司比當年深沉了許多的五官和表情,亦是不露痕跡地微微點了點頭。兩人全都知道,一切都在不言中,至少他們活著,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安祿山卻不知道這些關節,在最初的寒暄和試探之後,他憑藉多年來無往不利的直覺感到,這位都播之主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麼豪爽沒心機,而是對於大唐頗為熟悉的人,不好打交道。因此,他便拋棄了從前對奚人和契丹常用的坑蒙拐騙這一套,而是拿出了另一幅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