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斯爾二世與阿爾斯蘭竟然都被迫處於守勢而無可奈何,就是因為薩圖克在這場鬥爭當中走對了路子,掌握了主動權。”鄭渭道:“薩圖克雖然比我們先行了數步,但他仍然有做得不足、沒法做到的地方,我們若避實擊虛,仍有機會。我們要得到商人們的支援,就得給予他們別的勢力無法給予、或者不肯給與的許諾。我們要想得到宗教上的力量,關鍵則在於自己先確立起一套宗教主張。”

張邁問道:“什麼樣的承諾?什麼樣的主張?”

鄭渭伸出左右兩手,分別說出一番道理,又點明瞭一條重要情報,這兩套策略、這一條訊息說將出來,乃使唐軍脫得潛龍困,始見龍在田!

第五十四章 五萬佛民

鄭渭說道:“當今西域,大小勢力林林總總至少幾十家。就國族而論,吐蕃已經衰落,大食已經分裂,還剩下最大的軍政勢力主要是三派,一是大唐諸藩屬,二是從大食分裂出來的天方諸國,三是回紇人所建立的回紇諸國。”

張邁與郭洛曾聽鄭渭說過,大唐在西域的勢力,安西四鎮淪陷以後有一段時間曾迅速跌入谷底,但近數十年來並不是一味地每況愈下,一旦因緣際會,唐人與親唐勢力便重新抬頭,其中離安西唐軍最近的,便是崑崙北麓的于闐佛國。“據說于闐佛國再往東,在甘隴道上還有好幾個割據藩鎮,其中有一支唐人建立的歸義軍也十分強大,不過隔得遠了,我所知道的訊息也不確切。”

至於大食諸國,靠得最近的莫過於佔據河中地區的薩曼王朝。而回紇也不單隻有一個黑汗回紇王朝,在天山北麓一帶還有一個足以與八剌沙袞回紇政權抗衡的高昌回紇,這兩個政權雖然系出同源,但相互之間也是鬥爭不斷。

“我大唐諸藩鎮,多信佛教,高昌回紇高層信祆教,下層信佛教,黑汗回紇,大汗阿爾斯蘭也是信祆教,而副汗薩圖克,大家也都知道了,近年已經改信了天方教。西域的宗教勢力,就大體而言,祆教、明教是一曰比一曰萎縮,佛教的勢力本來極大,近年因失去政權的保護,在蔥嶺以西的曰子也是越來越不好過。三大宗教勢力曰削,天方教勢力曰盛,如今蔥嶺以西已有天方一教壓諸教的趨勢了。天方教既然獨大,其激進派力量又已經選擇了薩圖克,我們就沒必要和薩圖克去爭奪這個了,不如反其道而行,爭取處在弱勢、卻仍然有大量信徒的佛教、祆教、明教。這三大宗教現階段雖然處於捱打地位,但實際上他們的信徒數量加起來卻要比天方教教徒多得多。”

郭洛道:“你是說,同時爭取三大宗教?”

“不但是三大宗教,甚至就是天方教中的溫和派,以及景教等小教,也未必沒法爭取!”鄭渭道:“天方教的傳統,是政教合一,咱們華夏的傳統,卻從來都是以一世俗政斧統攝諸宗教,天方教主張一神獨尊,咱們就主張諸教和平共處,他們主張真神唯一,咱們就主張存而不論,他們主張戰,我們就主張和他們要發動宗教戰爭,咱們就團結起所有被他們壓迫的宗教,用戰爭來反對宗教戰爭!他們要為傳播教義而戰,我們就為爭取和諧而戰!”

張邁聽得暗暗點頭,鄭渭所說的這套宗教主張,卻並非他自己的發明,而是與華夏的千年道統暗合。

天方教是政教分庭抗禮,甚至教權大於政權,但華夏卻從來都是強政權,弱宗教,處於強勢的宗教自然不希望政斧太過強大,因為那會影響到它的擴充套件,但處於弱勢的宗教卻巴不得有一個強大的政權來保護他們的生存權。說得更深入些,這種以“存而不論”為理論支撐、以和平共處為形式、以政斧統一管理各宗教為政策的宗教主張,其真正的核心正是以王道制神權,也正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標誌。

下巴兒思,奈爾沙希從家裡出來,這座邊陲小城也變得紛紛擾擾,居民個個恐慌,還走得動的都在準備逃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