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在創造整個世界之後,耗盡了自身所有的能量,不過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得更好,他硬是把自己的身軀完全分解,一部分化為了天地間無窮無盡的元素能量。這些能量和主神創造世界時所使用的能量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光明、黑暗、水、火、土、風、空間七種魔法元素。另一部分則化為了掌管這些元素的神靈,他們是創世神最早創造的物種,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主神。
七種魔法元素都是創世神對人們的恩賜,他們遊離於整個世界的各個角落,當人們透過某種特殊的咒語向元素主神請求時,就能夠聚集起天地間遊離的元素。然後再用不同的魔法陣釋放出來,就行成了人們所說的魔法。這也就是魔法產生的原理。而聚集元素的多少跟人的精神力有關,精神力越強大,自然聚集的元素也就越多。所謂元素親和力就是指的人們對於某種元素的親近程度。元素親和力越強那使用元素的效率就越高。如果你某種元素親和力為零,即使你召喚聚集了大量的元素,也無法讓他們為自己所用。至於魔法控制力則是指魔法師對於魔法的應用,當魔法師聚集起這些魔法元素,並且這些魔法元素又能夠為他們所用時,魔法師就要靠自己的魔法控力,把這些魔法元素按照各種不同的魔法陣排列起來以達到各種不同的魔法效果。當然越高階的魔法,所需要佈置的魔法陣也就越複雜,越大。所需要的精神力以及魔法控制力也就越高。倘若魔法控制力不夠卻越級使用魔法時,就會導致整個魔法陣的崩潰,魔法師本人也會被暴亂的魔法元素所傷,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魔法反噬。
所以魔法的強弱程度主要跟三樣東西有關,一是精神力,二是元素親和力,三是魔法控制力。精神力和魔法控制力是靠後天修煉的,而元素親和力則是先天而成的,那是一個人學習魔法的天賦,人力無法改變。當然魔法師也常常透過一些話語來讚美歌頌這些元素,讓這些元素增加對自己的好感,變得更活潑,以加快元素凝聚的速度。一些特殊的魔法物品,比如魔杖,魔獸晶核等,也可以增加魔法的聚集速度、數量,增加魔法師的魔法控制力,甚至是讓魔法師越級發出強大的魔法,而不承受任何的反噬。這也是為什麼高階的魔獸晶核價格無比昂貴的原因。
看到這裡玄遠終於對魔法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他也終於明白為什麼魔法師老是拿根魔杖,在那裡唸到什麼,“天地間最偉大的火元素……”什麼“無處不在的風……”什麼“最為厚實的地……”以前玄遠還覺得挺滑稽,原來說這些只是為了向元素主神請求凝聚魔法元素和取悅元素而已。
玄遠知道,如果想要學習魔法的話,首先就要確認自己元素親和力怎麼樣,到底親近哪些元素。這個除了用魔法物品測試之外,最直接簡單的辦法就是冥想。
冥想不僅僅可以測試出一個人的元素親和力,也是精神力修煉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按照書上的說法,所謂冥想無非就是就是讓自己安靜下來,忘記一切,什麼也不想,靜靜地去感悟周圍魔法元素的存在。自己能夠感受到哪些魔法元素那自然自己就具有哪種元素的親和力。
不過說起來雖然是比較簡單,但是對於第一次冥想的人來說,要忘記一切,什麼也不去想就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了,更別說去感悟魔法元素。很多魔法天才即使是在老師的指點之下也要十天半個月的才能夠第一次進入冥想的狀態。所以為了更快地感應到魔法元素的存在。一般人第一次冥想時,往往都會選擇在森林,湖泊,高山等各種元素充足的地方。能夠讓身心安靜的地方。而且往往還會叫上自己的魔法老師坐在一旁,引導自己去感受那些魔法元素的存在。
不過玄遠倒是不知道這些,因為他看的那本書上對於冥想也只是匆匆一筆帶過而已,並沒有過多的描述。不過簡單的入定對玄遠而言根本沒有什麼困難,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