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提著一個盒子,邁步進入了定王位於皇宮中的居所。

由著那些小宦官快步疾走去稟報定王趙桓,他則放慢了腳步緩緩前行。

不多時,就看到了趙桓快步行來,楊戩趕緊恭敬地朝著這位與狀元公關係莫逆的大皇子一禮。

“奴婢奉官家口諭,特來給大殿下送字貼……”

趙桓不禁有些懵逼,不知道自家親爹這是什麼操作,但還是老老實實地謝過父皇恩典。

楊戩將裝著字貼的木盒子遞上前道。

“這裡邊的字貼,乃是出自於高樞密之手,內容正是當初高樞密殿試之時所作的《少年中國賦》。”

“官家甚愛之,今特賜予大殿下,望大殿下常習讀之……”

聽聞居然是高珪璋的手筆,趙桓接到了手中之後,迫不及待地就要開啟。

就看到了那楊戩抬手按在木盒的蓋子上,衝自己使了個眼色。

心中微微一動的趙桓雖然性子軟弱,可也不是痴蠢之輩。

假巴一二地跟那楊戩寒暄幾句之後,決定親自相送親爹身邊的心腹近宦。

二人並肩朝著宅院外行去,而其餘諸人,都落在遠處隨行。

楊戩這才將聲音壓得極低,小聲地道。

“大殿下還請寬心,狀元公在官家那裡,盡心地為大殿下說了不少的好話。

已然說動了官家,相信用不了多久,當有佳音傳來……”

趙桓頓時滿臉驚喜之色朝著楊戩看去,看到了對方那篤定的眼神與表情。

趙桓努力半天,才將心中的歡喜按捺下去,朝著楊戩微微頷首輕言。

一直將那楊戩送到了院門外,目送著那楊戩漸行漸遠之後,趙桓這才如釋重負地吐了一口濁氣,雙拳緊握。

當真不愧是信義無雙的高珪璋,他出面,果然比誰都有效果。

“奴婢觀殿下面露喜色,莫不是遇上了什麼大喜之事?”

一旁的心腹宦官看到了趙桓的表情,趕緊湊趣地問道。

“孤得能高樞密之親筆字貼,這不是大喜之事,還能是什麼?”

趙桓哈哈一樂,大步朝著院內快步行去。

那位心腹宦官暗暗撇嘴,奈何殿下不言,難道自己還能揪著他的脖子逼問不成?

隨著趙挺之因年老而意欲辭去三司使一事傳波開來之後,朝中頓時動盪一片。

有臣工站出來推薦白時中接任三司使一職,白時中乃是副使,不論資歷還是資格,擔任這三司使也都沒有問題。

這讓原本想要先允趙挺之辭去三司使之後,又以三司使空缺為由,分部治事的官家趙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可問題在於,分部治事之議,原本就只有寥寥數人所知。

最終,只能召了那蔡京入宮奏對。

面對著官家擺明車馬的態度,這下子,就輪到蔡京傻了眼。

可那白時中又是蔡京的得力干將皆爪牙,現在官家讓自己去解決問題,這不就等於是自己扎自己刀子嗎?

已然垂垂老朽,鬚髮斑白的蔡京邁著有些遲緩的步伐朝著宮外行去。

官家的意思,讓蔡京頗為蛋疼,可是,官家給出來的條件,卻也讓蔡京無法拒絕。

自家的六郎,將會成為新成立的軍備部的侍郎,而自己的四郎蔡絛,官家賜同進士入身。

雖然蔡京覺得自家四郎不論是才華學識,甚是心性都皆在那六郎蔡杳之上。

奈何,老六那廝搭上了高璋那小子的快車道,一路高歌猛進,短短數載,已披紫袍。

現如今,官家更是送出了這樣的職事交給老六。

難道白時忠那廝成為三司使,也能夠給自己蔡氏謀下這等福利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