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各國之律相同,然後乃能令國內居住之外國人遵奉,萬萬無此理,亦萬萬無此事。以此為收回領事裁判權之策,是終古無收回之望也。且夫國之有刑,所以弼教。一國之民有不遵禮教者,以刑齊之。所謂禮防未然,刑禁已然,相輔而行,不可缺一者也。故各省籤駁草案,每以維持風化立論,而案語乃指為渾道德法律為一。其論無夫奸曰:‘國家立法,期於令行禁止。有法而不能行,轉使民玩法而肆無忌憚。和姦之事,幾於禁之無可禁,誅之不勝誅,即刑章具在,亦祗具文。必教育普及,家庭嚴正,輿論之力盛,廉恥之心生,然後淫靡之風可少衰。’又曰:‘防遏此等醜行,不在法律而在教化。即列為專條,亦無實際。’其立論在離法律與道德教化而二之,視法律為全無關於道德教化,故一意摹仿外國,而於舊律義關倫常諸條棄之如遺,焉用此法為乎?”謂宜將舊律有關禮教倫紀各節,逐一修入正文,並擬補幹名犯義、犯罪存留養親、親屬相姦相毆、無夫奸、子孫違犯教令各條。法律館爭之。明年資政院開,憲政編查館奏交院議,將總則透過。時勞乃宣充議員,與同院內閣學士陳寶琛等,於無夫奸及違犯教令二條尤力持不少怠,而分則遂未議決。餘如民律、商律、刑事訴訟律、民事訴訟律、國籍法俱編纂告竣,未經核議。惟法院編制法、違警律、禁菸條例均經宣統二年頒佈,與現行刑律僅行之一年,而遜位之詔下矣。
……
國學網站推出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
明律淵源唐代,以笞、杖、徒、流、死為五刑。自笞一十至五十,為笞刑五。自杖六十至一百,為杖刑五。徒自杖六十徒一年起,每等加杖十,刑期半年,至杖一百徒三年,為徒五等。流以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為三等,而皆加杖一百。死刑二:曰斬,曰絞。此正刑也。其律例內之雜犯、斬絞、遷徙、充軍、枷號、刺字、論贖、凌遲、梟首、戮屍等刑,或取諸前代,或明所自創,要皆非刑之正。
清太祖、太宗之治遼東,刑制尚簡,重則斬,輕則鞭撲而已。迨世祖入關,沿襲明制,初頒刑律,笞、杖以五折十,注入本刑各條。康熙朝現行則例改為四折除零。雍正三年之律,乃依例各於本律註明板數。徒、流加杖,亦至配所照數折責。蓋恐撲責過多,致傷生命,法外之仁也。文武官犯笞、杖,則分別公私,代以罰俸、降級、降調,至革職而止。
徒者,奴也,蓋奴辱之。明發鹽場鐵冶煎鹽炒鐵,清則發本省驛遞。其無驛縣,分撥各衙門充水火夫各項雜役,限滿釋放。
流犯,初制由各縣解交巡撫衙門,按照裡數,酌發各處荒蕪及瀕海州縣。嗣以各省分撥失均,不免趨避揀擇。乾隆八年,刑部始纂輯三流道里表,將某省某府屬流犯,應流二千里者發何省何府屬安置,應流二千五百里者發何省何府屬安置,應流三千里者發何省何府屬安置,按計程途,限定地址,逐省逐府,分別開載。嗣於四十九年及嘉慶六年兩次修訂。然第於州縣之增並,道里之參差,略有修改,而大體不易。律稱:“犯流妻妾從之,父祖子孫欲隨者聽。”乾隆二十四年,將僉妻之例停止。其軍、流、遣犯情原隨帶家屬者,不得官為資送,律成虛設矣。
斬、絞,同是死刑。然自漢以來,有秋後決囚之制。唐律除犯惡逆以上及奴婢、部曲殺主者,從立春至秋分不得奏決死刑。明弘治十年奏定真犯死罪決不待時者,凌遲十二條,斬三十七條,絞十二條;真犯死罪秋後處決者,斬一百條,絞八十六條。順治初定律,乃於各條內分晰註明,凡律不注監候者,皆立決也;凡例不言立決者,皆監候也。自此京、外死罪多決於秋,朝審遂為一代之大典。雜犯斬、絞準徒五年與雜犯三流總徒四年,大都創自有明。清律於官吏受贓,枉法不枉法,滿貫俱改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