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出家證得羅漢果?唯願演說前後

因緣。”世尊告曰:“不僅是今生婆羅門兒子依其先父的開導對佛生信出

家,往昔也是如此。早在賢劫人壽兩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

葉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婆羅門的兒子對世間的十八明、八觀察無所不

通曉。而這位婆羅門對迦葉佛具足極大信心,在佛前皈依受戒。死後轉升

到天界。兒子見亡故的父親悲痛欲絕,每日哭喊。其父見此;便顯現其前

開導說:‘你不必如此痛苦,我因於迦葉佛前皈依受戒,死後已轉生天界,

你也應該皈依迦葉佛,將對你以後有利。’兒子聽了,就去迦葉佛前皈依

出家。在臨終時他發願:‘我在迦葉佛教法下一生出家沒有得到什麼境界,

願我將來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得證羅漢果位。’以他當時的願力

成熟;故今生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證得羅漢果。當時的父子即現在的父子,

當時的兒子也是依靠其先父的開導而出家的,今生也是依靠其先父的開導

及前世願力的和合,得以出家證羅漢果的。其前後因緣如是也。”

(45)果嘎勒嘎比丘

—假因謗聖 墮無間獄

一時,佛在王舍城(Rajagadha)。果嘎勒嘎比丘(提婆達多的眷屬之

一)住在薩呷瑪山,此山環境幽美,鳥語花香,十分僻靜。附近的施主與

婆羅門對果嘎勒嘎比丘十分恭敬,經常對他供衣物藥食等。當時,舍利子

和目犍連一同遊方(師言:舍利子和目犍連生生世世關係甚密,在釋迦牟

尼佛的座下也是一對密切的道友,圓寂時也在一起,平時都是形影不離地

在一起。)到薩呷瑪山,他們住在一個寂靜(Santi)的山林中。果嘎勒嘎比

丘聽說他們二位尊者(Thera)到了這個地方,就前往頂禮,迎請二位尊者

光臨他的住處,並許諾:將供養二尊者一切資具。但二尊者因那裡人多不

易修習,想到附近一個寂靜的地方安住,就婉言謝絕了果嘎勒嘎比丘的善

意。當時,他也遵從了二位尊者的意見,並說:“無論如何二位能在我們

附近森林中修習,我本人非常隨喜,二位能在這裡住多久,我們可以供養

多久。”二位尊者就答應住下來,只對果嘎勒嘎提出一個要求:“請不要

告訴任何一個人我們在這裡,一旦有許多人來來往往的話,那我們會不辭

而別的。”果嘎勒嘎比丘也答應了。這樣一來,二位尊者就安住下來了。

在很長時間裡,果嘎勒嘎比丘也一直供養著二位。一晃多年過去了,二位

尊者一直相安無事,沒有任何違緣。

當時,果嘎勒嘎身邊有一個對他很好的大施主,家裡生了一個孩子,

孩子稍大,便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生起信心,跑到果嘎勒嘎那裡皈依受一

些戒,並請求出家。當時,果嘎勒嘎問他:“你有沒有透過父母同意?”

“沒有。”“在釋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必須透過父母同意,你先回去徵求

父母的意見,若他們不同意,我可是不敢攝受你的。”果嘎勒嘎十分明白

的告訴這個孩子。他回去請求父母:“我願在如來教法下出家,請父母同

意。”他的父母根本不同意,對他說:“除非我們死了,那是不得不離開

你,如果我們在世一天,你別想離開我們。”他只好順從父母,暫時不出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