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地還不下令?”寒天十月,莫愁急得滿身大汗,忍不住嚷道,“他姥姥的,難道虞軍師沒瞧見?給本盟主再點一堆狼煙!”
虞允文早見了莫愁的狼煙,卻咬牙硬撐著不下令點號炮。
“金狗果然分兵了!”時俊看出堂奧,揚眉大笑起來,“他們分兵偷襲咱們,此時營內兵馬不足一萬,還都是給咱們劫營之後士氣已折的金兵!此時要應付兩側的卓南雁和曲流觴過兩群獅子,便又分作了兩段。虞大人,下令吧!”他是江南有數的猛將,身後還有兩千大軍按兵不動,此時自是按捺不住。虞允文目射精芒,眨也不眨地緊盯著戰陣,一言不發。此時卓再雁這一彪奇兵牽扯了絕大部分金兵的精力,曲流觴率著明教群豪又是劍走偏鋒地突入,金兵陣腳漸亂。
“殺!”虞允文令旗終於揮下。時俊一聲咆哮,領著兩千精兵吶喊衝出。這隊人馬全是生力軍,一晚上養精蓄銳,此時呼嘯而來,直貫張汝能的中軍,頓時衝得金兵陣腳大亂。虞允文目光如電,看到對手中軍終於鬆動,令旗再揮,大喝道:“點炮!”號炮轟鳴,震得四野山林簌簌發抖。“日他姥姥的,”莫愁一躍而起,嘶聲吼道,“給老子衝啊!”他帶的這彪人馬除了兩千官兵,還有青城派、丐幫等四海歸心盟武林高手隨行,驟然揮師殺來,委實突如其來,勢不可擋。
金兵前後受敵,更見勢窘。仍有些強悍的猛安謀克約束隊伍轉攻莫愁等人,卻不料莫愁率的宋兵多配了強弓硬弩,先是一通亂射,隨後武林高手衝擊,猶如決堤大江般狂捲過來。金兵苦撐多時,已是強弩之末,至此終於崩潰。卓南雁縱橫馳騁,連斬了數名金營高手,直向帥旗下挺立的張汝能殺來。都天六輪陣陣法轉動,如六隻巨大火輪飛旋疾轉,金兵哭嗥慘叫,擋者無不辟易,張汝能瞧得心膽俱寒,轉身策馬逃出。
主帥一逃,金兵鬥志全失,陣形又被打亂,七零八落地只顧嘶嚎逃命,便連三軍司命大將旗都拋在了地上。卓南雁帶著宋軍一鼓作氣地追殺出裡許,斬殺金將無數,又搶得大批戰馬、輜重等物。虞允文急命鳴金收兵,率人揮兵轉攻斷腸崖。
那一萬金兵繞道偷襲和州,卻在斷腸崖遇阻,苦戰多時,銳氣早去,忽見宋軍挑著張汝能的大將旗,吶喊衝來,頓知主帥大軍慘敗,各自驚惶。接戰不久,金兵便轟然四散。卓南雁卻不苦追這隊金兵,率軍得勝回營。
以五千宋軍大破金兵的兩萬鐵騎精銳,這一戰勝得酣暢淋漓,更難得的,是宋軍士氣大增。要知秦檜當權近二十載,大宋能臣盡去,官兵多是弱不堪用。在尋常宋朝將校軍兵眼中,女真人都是虎狼猛獸,曠野陸戰,金軍更是絕難戰勝。這一場大勝,盡破女真騎兵銳旅,宋軍將士氣勢陡增。
金兵暫去,和州城內一片歡騰。虞允文卻沒閒著,趕寫了奏摺,表彰和州之勝,再一次狠狠彈劾都統制王權不戰而逃,命人飛報臨安。
黃昏時分,虞允文閒情忽起,對卓南雁道:“老弟,此處有一處古蹟不得不看,那便是烏江縣鳳凰山上的霸王祠,當年楚霸王項羽便自刎於烏江!”聽他說起拔山舉鼎的楚霸王、莫愁和唐晚菊都來了興致,當下四人便忙裡偷閒,乘馬直奔霸王祠而來。
幾十裡的路程快馬疾馳,不久便到。四人到得祠下,但見門匾上寫著“英惠廟”三字。原來霸王祠自唐初始建,屢加修葺,紹興二十九年才剛剛改名為“英惠廟”。進得廟來,便見南唐文壇宗師徐鉉撰寫的項王亭碑。
大廟宇甚是廣大,唐宋名流孟郊、杜牧、王安石等人均留有題詩。廟祝見幾人器宇不俗,忙緊著上前招呼,虞允文急揮揮手,打發他退下。四人信步閒遊,走到祠後,便見一座青石砌成的古墓,那就是霸王項羽的“衣冠冢”了。其時夕陽西沉,暮風蕭蕭打來,吹到墓周古松林上,那松濤澎湃呼嘯,驚人心魄。唐晚菊手撫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