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真言,念著念著又有幾位中箭倒地而亡,餘者仍邊念邊退,消散於京裡的各處衚衕,不見了身影。守城士兵也不追趕,立即上報九門副提都塔思脫。

且說被關於城門內的五人,劉得財引陳爽及其隨從一行,沿南北夾道衝入蒼震門,準備親自殺死總管太監常永貴。迎面遇見張明東,便道:“你且去東華門看看,可有進來的人,給他們引路!”張明東轉身就走。蒼震門即為皇帝內宮,也稱大內。幾位守崗計程車兵正磕著張明東給的瓜子閒聊,毫無察覺。在不明不白之中,陳爽手起刀落砍死一人。另外幾位“騰”一下,平地躍起半丈來高躲過刀鋒,頃刻間,腰間的寶刀已執在手中。他們都是大內高手,有的經歷過大小數次戰鬥,應變能力特強。轉眼之間,陳爽二人即被包圍,徒有拚死抵抗,再無還手之力,陳爽就聽同伴一聲慘呼,知道是不行了。不等亮閃閃的刀鋒劈過來,把手中的長劍直向自己脖頸抹去,頹然倒地,瞪得圓圓的雙目似要看透那夾道上一抹深藍的天空。

另外幾位教徒也在太監劉金(劉得財的乾弟弟)的率領下殺進熙和門,署護軍統領楊澍增接到塔思脫的口信,率軍直殺過來,一太監上前攔阻說“大內不得撞入,裡面的賊子我們自行捉拿。”楊澍增把眼一橫,惡聲道:“你定是教徒無疑,”揮刀劈過,不多會兒,三位教徒也受傷被俘。

攻打西華一路,由首領龔恕帶領的五十人,由太監楊進忠引路,由於他們多扮作挑筐的商販,西華門守衛沒有設防,他們便湧進門裡,並把大門關閉,防止外面清兵增援,在城門上,插起“奏天開道”、“順天保民”的小白旗。

按理這一路四五十人殺進皇城,本是一股精銳力量,可惜指揮失當,未能發揮作用。導引太監楊進忠,忽想起前幾天與尚衣監有隙,便將這批人先引向尚衣監,向裡面做衣縫補的太監開刀,然後殺人文穎館,又殺供事數人。

這批人轉來轉去,最後才到隆餘門。這是直通養心殿的通道。起義者用兩根木棍撞門,撞不開,久攻不下,心急上火,龔恕望望很高的城牆,說:“搭人梯!”就在這時,塔思脫和楊澎增帶幾十名清軍向隆宗門撲來,邊衝邊喊:“投降不殺!東華門教匪盡皆殺死!”楊進忠一看勢頭不好,腳下抹油跑了。

龔恕見搭人梯已經晚了,高喊道:“跟我來!”可在這九重之間,覺得東也有路,西也有路,不知走哪裡好,大庭廣眾,層樓高閣,轉了半天,其實仍在外城轉悠,站在城樓上的塔思脫和楊澎增,一面吩咐往下放箭,一面將各處城門關閉。

當時,正在上書房讀書的綿寧、綿愷,忽然聽到喊關門的聲音,出來一看,總管常永貴正面如灰土報告:東華門事發,不過沖進來的五人都已解決。

驚魂未定的綿寧稍感寬慰,天啊!父皇過不了幾天就回來了,怎能發生這樣的事呢?將近下午二時,綿寧以為事態平息,準備赴儲秀宮向內眷們說明情況,當然也包括自己的妻子。忽報西華門事發,隔不多久,隆宗外雜聲突起,撞門聲清晰可聞。雖說綿寧當時已是三十一歲,綿愷十八歲,可是他們都養尊處優慣了,又沒經歷征戰,如何不心驚肉跳?這些亡命之徒,會到他們九鼎之尊的聖地,直接意味著可能家破國亡,父皇又不在,如何擔當這天大的責任呢?

總管常永貴說道:“二位還不快到儲秀宮躲一躲?這班窮兇極惡的匪徒正死命往裡攻呢!”綿寧說道:“躲?不行!走!”轉身從牆上取下鳥銃厲聲道“上城牆!”不容置辯地抬腳就走。綿愷忙命內侍太監備好撒袋,腰刀,帶著貝勒綿志,一行人急急地趕往儲秀宮養心殿。

剛走不遠,但濃煙滾滾,烈焰騰騰。原來是龔恕見久攻不下,便命眾教徒一面掩救,一面抱些乾柴,放火燒門。伴著濃煙,不時地從裡面飛出幾枝冷箭,牆上的清軍也小有損傷。這時,龔恕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