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題就迎刃而解了。
張學通蒙著頭想,一時間有些發愣,道:“幾個水浴鍋各有各的溫度,改成一個怎麼用?加熱退火,哪個都不能少呀。”
楊銳先不說解決方法,轉而道:“咱們先說結果,如果幾個水浴鍋改成一個,操作是不是簡單了?”
“那肯定,首先試管就不用移來移去了,以前掐著秒錶撈試管,就變成掐著秒錶換溫度了。”張學通說著想想,問:“水浴鍋的溫度能換來換去的?”
“能。”楊銳肯定的道:“我印象不錯的話,應該有種能夠控制梯度溫度的水浴鍋。”
“控制溫度梯度的水浴鍋……就是要能快速變溫的水浴鍋了?”張學通迅速理解了過來,旋即皺眉:“這不容易吧。”
“不會太難,我猜是有成品的,如果沒有,咱們自己想辦法改一套出來。”這是現代科技早就做出的極簡單的改進。楊銳不知道最早版本的自動變溫的水浴鍋是誰發明的,但最遲到90年代初,這種水浴鍋就將重體力勞動的pcr給解放了。
精密的問題交給機器來控制,最複雜最需要考驗體力和精力的地方就解決了。
最初的pcr儀,其實就是這麼簡單,一個會變溫的水浴鍋,取代多個水浴鍋。
至於水浴鍋,本身就是一個會燒水並維持水溫的圓筒罷了。
能得諾貝爾獎的技術,最終變成了成品以後,比一個麻辣燙攤子也複雜不到哪裡去,修正版的pcr技術更簡單,設定操作也就比烤箱略微複雜一點。
無數的人在見到最終版的pcr的時候都會說:我怎麼沒想到。
張學通也有相同的感覺,摸著下巴道:“要是真的有快速的自動變溫的水浴鍋,您這個辦法還真行……我覺得靠譜,那我去查一下文獻?”
“好,你去查文獻,我讓人去搜尋專利,看有沒有哪個公司已經做出來了。”高校是網路和電腦的積極推動者。對高校來說,資訊查詢的成本是極高的,而且不查還不行。
文獻可以透過圖書館來查,如北大圖書館都是有專人來負責幹這個事的。專利檢索在大型的專利事務所也是有專人負責的,但收費不菲。
事實上,就現在的價格來說,也就是楊銳這種實驗室負責人似的研究者,才有錢去查詢專利什麼的,普通研究者既沒有錢,也不想著去幹這種事。
想也沒有用,尤其是北京以外的高校的研究員們,他們查個文獻都極麻煩,寫一篇論文是真不容易,有些人一年的經費只有幾千塊,別說是請專門的公司來查專利了,打電話的錢都很拮据。
不過,楊銳是習慣了外包的一代人。到他讀研的時候,很多實驗都不是在一個實驗室裡完成了。比如要用幾千萬倍率的顯微鏡的時候,實驗室買不起機器,學校也沒有,那就乾脆請有這種機器的單位來拍照。畢竟,沒有誰喜歡藉機器用,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大家都不願意說話的。
除了沒有的儀器,操作困難的實驗外包的也很多,有的實驗學起來就要大半年時間,或者學起來很費資源,老師懶得去教,還不如直接外包給外面的生物技術公司,成本低不說,還不用承擔“剝削”的惡名。
進入10年代以後,許多隻能招碩士研究生,而不能招博士生的老師,已經越來越習慣自己做實驗了。10年代的碩士生都是純新人,他們在本科階段的主要工作是考研,很少去實驗室裡工作,而實驗室裡的工作卻越來越難,許多頂著碩導牌子的老師都覺得教人麻煩,不如自己去做,只當研究生是洗瓶子精——上層學術界在改革開放以後一向自由,想說什麼說什麼,想做什麼做什麼,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