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躍覺得他說的還挺有理的。

等到筆試正式開始後,楊心躍坐在考場裡,翻開卷子,長舒了一口氣。

鍾可說的沒錯,燕京大學體育新聞系的筆試題,和其他學校沒什麼兩樣。前面二十道選擇題,題幹都非常基礎,考察的是考生對體育和新聞的基礎瞭解,分值不高,涵蓋的方向卻很多,錯一兩道情有可原。之後是兩道簡答題,讓考生闡述體育與新聞如何更好的結合。

最後一道題分值最高,一百分的卷子裡佔了六十分——題目極簡,答起來卻最費心:《你為什麼選擇體育新聞系?》簡直就是一篇命題作文嘛。

其實整章卷子裡,前面都是□□,唯有最後這道佔了六十分的大題才是本系導師們最關注的問題。

他們希望報考體育新聞系的學生,是真心熱愛這個專業,而不是因為「錄取分數線比別的專業低」,想要蹭一張畢業證書,才費盡心思的考進來。

現在很多大學都打破了學院、系別的概念,新生入學後,大一上的都是公選課,學一些基礎。經過一年的鋪墊,學生們真正瞭解自己想學什麼知識、想成為什麼人、想要什麼未來之後,還有一次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

體育新聞因為掛著「體育」之名,總是會被那些不瞭解內情的人看輕,把體育新聞系當作一個轉系的跳板。導師們非常擔心招收來的學生在一年基礎公選課之後留不住,所以才會出了這麼一道題,想要篩出真正熱愛這個專業的好苗子。

而楊心躍,就是這麼一個好苗子。

她望著這道題,眼前如走馬燈一般,晃過了她從小到大的練劍經歷。一幕幕記憶猶新的場景從她的腦海中流淌而過,六歲的她被媽媽送進劍館,八歲的她練斷了自己的第一支花劍,九歲拿到了省級少兒冠軍,十歲的全國個人冠軍與團體第一,緊接著又被送入更大的劍館,在十四歲那年,她終於成為了花劍隊的隊長。

她熱愛花劍,熱愛一切體育運動,她懷念揮灑汗水的滋味,以及賽場上震耳欲聾的呼聲。

雖然她現在已經離開了賽場,可是那股熱血沸騰的體育精神永遠存在著。

這道大題沒有規定字數,答題紙也不像高考作文紙一樣,劃出了橫平豎直的格子。

完全讓考生「自由發揮」。

別的考生還在冥思苦想,絞盡腦汁地想要吸引閱卷考官的注意。

而楊心躍已經輕輕落筆,一字一句地寫下了她的心裡話。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複雜的從句,她就是簡簡單單的把自己的心路歷程一句句寫下。

她的開篇簡單、又極富衝擊性。

【我選擇體育新聞系的原因,是因為我想把所學和所愛結合在一起。

我要用我的筆,記錄下賽場上的熱血與眼淚,把我血管裡奔騰的激動,傳遞給每一個人。】……

當天晚上,筆身盲判的結果在官網上公佈出來。

拿到及格分的人數不到十分之一。

而在公佈出來的筆試分數排行榜上,來自於京英復讀學校的一名女考生,位列第一。

……

第二天面試,過得出其順利。

面試的順序和筆試的分數排名無關,而是根據抽籤來確定考生入場順序。

楊心躍神經粗,不像別人輾轉反側,這一晚上睡得極為香甜,第二天神采奕奕的到了考場,抽籤時拿到了第兩百多號,在所有考生裡排在靠後的位置。

一共五間面試室,每個面試室有四位導師,標配兩位新聞學導師、兩位體育學院導師。

楊心躍在候考室裡一直等到下午,終於輪到她了。這是她第一次參加面試,雖然緊張,但她想想王記者對她的提點,心裡多了一分底氣。

果然,她踏入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