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年來,從不知道前程在哪,他卻永遠信心滿懷地走在路上,即便婆羅洲的一位巫師用咒語和土方治癒了他的麻瘋病時,他也沒動搖繼續前行的決心。他天馬行空,隨心所欲地滿世界遊蕩,只要有人有文化的地方他便忍不住要去一探究竟。當他心中的仇恨、勇氣和好奇心禁不住經年累月的雨水的沖刷、海風撕扯、烈日炙烤,漸漸消融後,他掉轉頭,把生命中的另一半時間耗在了回家途中。
現在,雖然走到了家門口,卻永遠投不進親人的懷抱。他不得不在菩薩跟前安頓了下來。
譚斌用朱即師傅傳授的喪葬禮儀主持了朱即師傅的葬禮,他醜陋怪誕的嘴臉很輕易就放大了知識的魅力,他憂鬱而深沉的神情使傳統的儀式更趨神秘。吳書懷主任驚喜地發現新來的道人比朱即師傅更能勝任朱即師傅的工作,於是,他不遺餘力地利用各種謠言、巧合與傳說,神不知鬼不覺地給譚斌罩上了眼花繚亂的迷人光環。從那之後,譚斌的學養變得更加深厚,他的背景也越發撲朔迷離,不著邊際。
面對越來越多慕名前來的迷茫的信眾,譚斌的確表現出了超凡脫俗的智慧,他那答疑解惑的能力更是令人歎服。常常只需三言兩語就能把最明智的物件帶入錯綜複雜的理論迷宮並使其難以自撥,再也摸不清頭緒,從此,除了反覆前來燒香磕頭就無可救藥了。譚斌並沒意識到知識的落差和理論的歧義產生了可悲的嚴重後果,眼看回頭客急遽增多,吳書懷主任笑逐顏開,再次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魔力和價值。
(三)老不死的母親
李秀常常不吃不喝一睡就是好幾天,李璐拿不準婆婆是否嚥了氣,總要把她弄醒才放心。這可惹惱了倔強而自尊的老太婆。
“還讓不讓人安生呢?你伺候得煩了,就乾脆把我放進棺材去吧。我巴不得這一天早點到呢。”她罵罵咧咧的好半天才收口,李璐並不在意婆婆的激烈反應,這至少表明她還活著。而且,李璐還能勉強聽得出婆婆責罵的竟然是吳芙,她不想讓往生者冤枉捱罵,也嘗試過各種努力想要表明自己的身份但始終沒法糾正婆婆的錯誤,她只認吳芙。
早在許多年前,時間就已經暴露其殘酷無情的本來面目。它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剝離了李秀的兄弟姐妹、妯娌、鄉鄰及兒女們,隨後又收繳了她的聲音和光明,任由她跌落在寂靜的黑暗世界裡彳亍獨行。
端午節的先天下午,放學回家的孩子們因為沒有玩具又想起了老宅中的那位老不死的老婆婆。他們嘻笑著衝進屋,手忙腳亂地把李秀抬走了。這是李秀再也熟悉不過的已經玩了多年的捉迷藏,她樂意參與並十分享受這種遊戲是因為她又成了一位有用的老人,並暫時擺脫了被人忽視和遺忘的命運。當孩子們把她藏好之後,她便一聲不吭,一動不動地堅守著遊戲規則。這一次無疑是她做得最成功的一次,她在牛牯家雜物間裡的豆腐桶中過了一整夜,沒有任何人發現她的蹤跡。李秀高興壞了,她忍不住暗暗竊笑,直到她微弱的脈搏在睡夢中停止了搏動,油盡燈枯的老人仍在為最後的勝利而歡喜,她相信孩子們永遠也找不著自己了。
第二天吃晌午飯前,李璐像吳芙那樣不得不繼續孩子們沒收尾的遊戲,她挨家挨戶翻箱倒櫃地找尋,直到下午四點才有了結果。李璐見婆婆在豆腐桶裡安然酣睡,那滿臉如溝的皺褶看起來像永恆的笑容。她輕手輕腳把婆婆抱回家讓她睡在自己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