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

沈蕎甚至說其餘氏族女童,也可送到太學去識字,但因著不合規矩,且不願意女兒拋頭露面,故而並未有人送孩子去。

但毓兒是一天一天跟著學習了。

司馬珩回來後,漸漸的,對沈蕎的不滿便都浮出了水面,明著暗著說她在的時候,常常沒規矩。

尤其是外面瘋傳她惹陛下生氣的事,先皇在的時候盧皇后的例子仍歷歷在目,大廈將傾不過一瞬。

沈淮軍功卓著,本就人心惶惶,猜測不斷,如今皇帝表了態,彷彿就是一種暗示。

暗示司馬珩不願意前朝後宮聯絡起來,造成互相聯動的局面,如此要麼把沈蕎拉下來,要麼把沈淮貶下去。如今天下初定,雖則看起來已經沒有了大的威脅,但各種小災小亂仍舊不斷,武將必不可少,沈淮又是繼顧帥之後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良將在世,毀之可惜,連打壓都是一種罪過,司馬珩必不願意寒大臨將士們的心。

於是沈蕎便成了那個突破口。

首先提的就是公主的學業,言說公主可請女師,同在太學並不合適,說這不符合規矩。

起初一兩個人提,司馬珩都並無太大反應,再後來,聲音漸漸多了,甚至扯到前朝容太后之亂時,曦平公主亂權之事,司馬珩便發了怒。

「爾等整日裡正事不想,專思一些歪理。何為亂權?若孤來日裡昏聵無能,誰有本事,便把孤擠下去又如何,英雄不問出處,亦不必分男女,古往今來,有能耐的女子並不少,你們不思疼愛自己女兒,卻要孤把自己女兒撇一邊是何道理。」

前朝太寧皇帝平庸且無能,在位九年,李朝大混亂,容太后看不過眼,攝政十四年,以至於後來上朝,太寧皇帝都沒有了身影,朝堂上只知容太后,而不知太寧皇帝,於是才有了太寧皇帝駕崩十三年都秘不發喪,因著那時尚未有合適的繼承人出現,她怕打破朝局平靜,而後再度陷入混亂,曦平公主乃容太后親女,自小便崇拜母后,容太后晚年越發專權嗜殺,曦平便意圖效仿母后攝政攬權,幾欲成功,可惜最後功虧一簣,落得個階下囚的命運,但曦平此人政見高遠,時下男子都比不過,傳到如今也是褒貶不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