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坐著 望著那窗外 讓輕風路過 這房間 就這樣坐著 望著那窗外 讓陽光溫暖 我的心

是的,就這樣坐著,就這樣望著。再不需要什麼。好像時空就此停止,我的心停留在永恆的空寂中。

彷彿來到一個沒有生命也沒有光的孤獨星球,淡漠的灰色,堅實的軀體,寂靜的空間,卻非常平靜,沒有一絲不安。第一次到這個空間,沒有陌生感。看見自己安靜的蹲下來,看不到自己的表情,連五官也沒有,一切沉默無言。

看見那人蹲下來,把自己的心輕輕的放在遼闊的灰色大地上,放在這孤寂的永恆裡,然後那影子轉身離開。

那心還是鮮紅的,然而漸漸也變成了灰色,漸漸像石頭一樣堅硬樸實,融入了那時空。

2.沒有觀點

年輕時候喜歡讀書,大概是內心空虛需要點精神食糧,結果一讀起來就不得了了,書房的書越積越多,箱子裡,地上,案頭,書架。。。妄圖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識觀點窮盡,好得到最終的真理。

每個作者你都試圖告訴你許多道理,人該怎樣生活,又多是相悖的資訊,書蟲轉眼變書痴,書呆,最後的效果不是窮盡了真理,而是腦子變成了一團漿糊,各種思想見解胡亂的在裡面呼嘯著高速旋轉,彷彿分子無規則運動。本來具體的個人都是不純粹和有限的,本以為知識能夠削減這不純粹和有限,沒想到削減了有限趨向無限,不純粹反而變本加厲。或許純粹本來就是空無。

最後你決定出走,把所有的書忘掉,電腦關掉,腦子徹底空掉,什麼念頭也沒有,什麼也不想,這些書在頭腦中擁擠不堪,一團混亂,你真的要發瘋了。你只能像一個日本電影名字說的那樣--拋掉書本上街去。

後來看到被稱為中國最寂寞的歌手張楚在採訪中說到,他不喜歡中國人的部落格,原因是“太有觀點”。“其實應該沒觀點才對”,“事情是什麼樣子的就是什麼樣子”,他說。他更喜歡逛留學生或外國人的部落格。“喜歡看關於自己生活的。比如他寫自己參加一個古典音樂會,坐什麼車,路有多遠。這些過程和最後看到的音樂會是一樣重要的,這才是最真實的生活。”他喜歡這些。

豁然開朗。原來同樣是看一個音樂會,道行高的是在部落格裡寫怎麼坐車去路程有多遠,中間發生了什麼的那個,而不是唧唧歪歪談論著演奏水平音樂層次顯示自己學識,然後還要上升到更高的形而上層次試圖和臆想中的敵人開戰的那個人。

簡單真實生活,就很舒服。

自言自語:那麼多的流派,主義,觀點。。。那麼多的流派,主義,觀點。。。這個世界怎麼有那麼多觀點啊。

有時候,即使只是單單感覺到這一點,感覺到有那麼多觀點存在著,就無端的覺得很厭煩。還不要等到那些觀點互相去征戰,還不要等著它們大張旗鼓的去鼓動宣揚自己,去拉攏爭奪自己的教徒信眾,還不要看到它們滑稽裡的極其有限去找到它們的瑕疵,我就厭煩而離開了。那麼多觀點,紛紛擾擾唇槍舌劍你爭我奪,人類們,朝秦暮楚暈頭轉向無所適從,我看著很沒意思,還好笑。一切只是在狹隘裡拼命掙扎。某些事物某些瞬間能夠跳出狹隘臻於永恆無限,但只是片刻,就被接下來的狹隘淹沒了。

到後來,漸漸沒有想法,沒有觀點,喜歡大腦徹底空無的狀態。

空掉的片刻,發現人完全不去思想是一件多麼美好平靜的事,如同窗外的那棵樹,那些風中的野花,那片浮雲,那個月亮,那個太陽,只是簡單地存在著,從不抱怨,也沒什麼好抱怨的,該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你自己一霎那也成為它們當中的一員,無言,只是簡單地存在著,無條件地快樂著,喜悅如一輪明月漸漸從心中升起,大地變得明亮清澈,靜謐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