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威逼利誘下,也許不動刀兵就能引得城中己方勢力紛紛倒戈。

若真如此,局面實將不堪設想。

所以這一戰已只許勝,不許敗。

因此上從一開始起,伯仁就在籌劃著要怎樣“最終贏得”這一戰。

“最終贏得”的意思是他並不奢望自己能取勝,而是希望在此一役中能夠覷隙製造出“勝機”,再將“勝機”轉留給他人。

讓下一個接替自己的人有可能最終贏得這一戰。

這個接替自己的“人”他選定的當然就是項飛雲。

因為項飛雲有機會做到這一點。

﹡﹡﹡

伯仁產生這一想法,是在項飛雲將地界靈核輸送到自己體內之後。

自打天武廣場初見項飛雲的那一刻起,伯仁就對他非常有好感。

他不同於伯騫和沈括的工於心計、急功好利。

而是那樣的守靜、處柔、存真,然內心深處卻又並不缺乏智慧。

更難得的是晚年在修為上已漸由道入佛的雲若無,在生命彌留之際,藉著靈鏡心蓮將自己的一點“佛悟”也一併存留於他心中。

這一點至關重要。

因為相對於向以修習儒道為主的龍神谷,佛經無疑是一種完全有別的另類玄理存在。

而其博大jīng深處則更為自己至今所未能窺測。

然而這也只是伯仁初見之下對項飛雲有些好感而已,及至後來擂臺決戰之際,項飛雲不惜輸送地界靈核助其調理內息,伯仁適才徹底打定主意。

因為有了地界靈核,他要在敵人出手中覷隙製造“勝機”,無疑已更有了幾分把握。

而靈核的存在,使得他yù把自己捨命製造出的“勝機”留給他人,亦成了完全可能做到的事情。

於是他不再猶豫。

在一式“玄牝之門”試探之後,斷然就使出了“抱元歸一”這一在此時來說,不啻等同自取寂滅的絕命招式。

而於這一招之後,在以己身**充分體驗了耶利奇所有攻勢的基礎上,面對這勢無可擋的“十架焚身”,伯仁毅然使出了窮其畢生修為的最後一招——“有”。

﹡﹡﹡

當耶利奇最後雙掌齊推,以“十架焚身”之烈芒焰球迅擊中伯仁的同時,伯仁亦大喝一聲,立行反擊。

他大喝的這一聲是:“有!”

他這最後一招的名稱亦是——“有”!

有有有有有有有!

有!!!!!!!

無——中——生——有!

他本是以盤膝端坐冥想的姿勢承受的耶利奇之“十架之刑”。

但這時隨著這一聲大喝,原是交疊置於丹田處的雙手竟驀然揚起。

然後握掌,成拳,轟擊。

這雙拳一經轟出,竟自行離體而前。

這時伯仁的整個身體已被耶利奇打出的烈芒焰球擊中,爆開,徹底消散於無形。

但他擊出的“雙拳”仍在。

耶利奇看到了伯仁“出拳”,也看清了這“雙拳”的來勢。

但他卻苦於無法避開。

因為在他的周圍,這刻竟是一大片的“無”!

這一大片的“無”,讓他實在無所遁形。

所以他只有硬捱了伯仁這“有”之兩拳。

有——

有有有有有有有!

伯仁在生命即將消逝的最後一刻,竟以道家的“無為”之勢,打出了儒家的“有用”之拳。

這一拳絕不好挨。

所以耶利奇立刻也就遭受到了沉痛的代價。

(最近幾rì事情比較多,心思不能凝定,文寫得有些草率,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