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中國芯(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以說倪光南的離去,是聯想最大的損失。
倪光南堪稱一代傳奇,也是廖鴻儒前世最敬佩的科學家之一。
1939年,倪光南出生在浙江寧波的鎮海,他少年天資聰穎,立志做科學家。
1961年,倪光南成功從南京工學院畢業,畢業之後,他踏出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進入了中科院的計算機研究所。
1981年出國深造,1983年學成歸來。
1984年出任華夏科學院新技術發展公司的總工程師,在他的努力下開發出了漢卡,並將漢卡的全部技術無償獻給了公司。
1989年該公司正式改名為聯想集團公司,倪光楠擔任公司董事兼總工程師,在他的主持下研發出了聯想微機和聯想品牌電腦。
1994年,倪光楠奔波於各大高校,廣招人才,成立研發中心,準備全力研發中國自己的晶片,可是這事卻被柳傳志叫停了,理由是資金投入過大,集團無法承受。
晶片屬於半導體產業,是積體電路的載體,將設計好的積體電路,鑲嵌在半導體材料的矽片上,具有體積小的特點,所有電子產品都離不開它。
晶片可以說是電子資訊產業的基石。
研發中國人自己的晶片是倪光南的畢生追求與夢想,就這樣被叫停,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便與柳傳志展開了鬥爭。
但倪光南畢竟是一位科學家,最不擅長的便是權利鬥爭,最終棋差一著,黯然離場。
被聯想“掃地出門”後的五年間,是倪光南的人生至暗時刻,十年來,他為聯想付出了全部精力,最後卻孤身離開,不悲慼是不可能的。
聯想提出向倪光南支付500萬元補貼,卻被倪光南一口拒絕。
即使在低谷時期,倪光南對於中國晶片依舊執著,他始終就是一位為中國製造鞠躬盡瘁的科學家,純粹而熱烈,並不適合當一個商人,但無奈的是,晶片研發必須有商業的支援。
這時,一個人找到了倪光南。此人名叫李德磊,曾在中科院讀書,與倪光南機緣巧相識,李德磊掌管著bbt公司,承包了日立晶片外包業務,並且擁有技術組。
李德磊聽說倪光南被柳傳志解除聯想所有職務的訊息後,他立馬找上了倪光南。
在他眼裡,倪光南的人脈和技術資源無疑是一塊惹人垂涎的肥肉。
倪光南常年浸泡在研究室中,於人情世故是非常單純的,他認為bbt的這支技術組可以為中國晶片帶來曙光,於是接受了李德磊的邀請,加入了bbt。
在倪光南本人和其人脈的支援下,“方舟1號”晶片很快研製成功。
這是中國第一片自己設計的嵌入式晶片,倪光南興奮極了,他出面請求中科院能夠批准支援方舟晶片繼續研發,並帶來了大量的政府採購。
但是,倪光南忘了,李德磊是個商人。
為了利潤,李德磊將所有資源都向政府採購傾斜,拒絕為市場客戶供貨,這讓倪光南的信譽遭受了打擊,倪光南有苦說不出,只能默默承受這份苦果。
而方舟晶片的推廣也並不順利,由於只有晶片,沒有與之相匹配的伺服器端,使用者根本無法在安裝方舟晶片的微機上使用軟體工具。
2003年,隨著政府採購淡出,方舟晶片遭受了重創,無法再帶來利潤。
李德磊不顧倪光南的反對,立馬宣佈停止方舟晶片的研發,中國晶片技術就這樣又一次擱淺,倪光南深覺對不住中科院的支援,一度負荊請罪。
廖父見廖鴻儒目不轉睛的看著報紙,對於自己長篇大論,無動於衷,大怒道:“你小子在看什麼呢?沒聽到老子在給我說話嗎?”
見廖鴻儒依然愣愣的看著報紙,廖父憤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