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那些存在櫃上的銀子也會被用到週轉之中,尋常商家甚至是有實力的豪商突然遭遇到這樣的擠兌都會有大麻煩,直接關門破產都有可能。

可對於趙字營的生意來說,他們吸納本地富貴人物的存銀,對他們僅僅是錦上添花,並不是關係到命脈和根本,既然想要把銀子提出去,雲山行絕不會有什麼為難,利息這個也是按照規矩照付,這樣的痛快將人心平復了不少,但內衛和巡丁馬上就打聽到更多的傳聞,有人說徐州這麼做是強撐著,是從清江浦和徐州那邊抽調了所有存銀,才勉強應付過來,眼下的徐州趙字營已經被洪水徹底打垮了,完全是外強中乾的樣子。

這流言讓趙字營山東這邊的各方主事人都覺得莫名其妙,這樣的流言的確給趙字營造成了麻煩,但也就是些無關痛癢的小麻煩,這個有什麼意義?

不過大家也明白流言蜚語這個往往起於風吹草動,無意閒聊、隨口說話,都有可能造成這樣的後果,但巡丁和內衛還是按照規矩下去查訪,不過沒有查出什麼不對,官吏差役、江湖市井還有各處商戶,都說是聽別人講的,也找不出什麼根子。

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之後,卻有幾樁官司找上門了,濟寧城內城外六家士紳聯名狀告雲山行強佔田地私產,這案子一被衙門的人傳出來,立刻就是轟動全城,而云山行這邊則是最早得到了訊息。

六名士紳,五名秀才,一名舉人,其中一名秀才在京城有一名五品京官的親戚,他們都說自己在城外的田莊產業,在聞香教亂賊過境前後被雲山行威逼強賣,給出的價錢只不過是市價的一成或者三成,這和強搶沒什麼區別,請求官府主持公道。

聞香教大亂一起,城外有產業的都急忙拋售,唯恐出了什麼亂子一無所獲,而大亂一過,僱不到人做事,田地產業很容易就這麼荒廢,所以很多人撐不住低價拋售,趙字營就在這個時候拿出銀子來收購,本就是你情我願的勾當,雖說當時徐州威勢駭人,他提出要求來,別人不敢不賣,可徐州也不曾強買,買賣還都在官府做過公證和契約,讓人挑不出理來。

這次官府接到狀子的時候嚇了一跳,本來是不敢接的,可都傳說徐州因為水災損失慘重,什麼外強中乾之類的,這就讓濟寧官府的膽子多少大了點,而且這幾位秀才舉人在濟寧城內是有面子勢力的人物,關係盤根錯節的也不好輕易得罪,這邊就收了狀子,那邊則是派人急忙通知雲山行。

可官府收了這邊的狀子,突然間又有四五家冒出來告狀,他們的情況和先前那幾人一樣,也都是本地士紳豪強一等,也在聞香教大亂中拋售了不少田產產業,現在也說徐州商人恃強凌弱,強買強賣。

對這樣的事情,雲山行濟寧分店先是錯愕,隨即一份份文書契約的拿了出來,白紙黑字,大家簽字畫押,還有衙門中人的公證,王法上誰也說不出理來。

雲山行做出這樣的強硬表態之後,很多家立刻就縮了,可先前出頭那幾家卻不依不饒,只說當時被人用利刃威逼不敢不從,甚至還說,當時做公證的差役吏員都是拿了賄賂,在濟寧城內的雲山行各方主事對這個不屑一顧,無非是那些士紳土豪失心瘋了,看著田地產業蒸蒸日上心裡難受,所以想要折騰,到最後肯定是不了了之。

何正、李燦他們合計之後,甚至不準備用什麼強硬的手段,能用面子人情就能解決,就犯不上動刀兵,免得地方上大驚小怪沒完,而且這些人稀裡糊塗的說什麼吏員差役受賄,那不是自找麻煩嗎?觸犯了官府的臉面,官府恐怕連虛應故事都不會了。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當初經手的戶房幾位吏員居然就這麼被收押了,還有人主動認罪,說自己收了雲山行的銀子,所以才辦了這些田契手續,這件事一出,濟寧城內城外頓時沸騰起來,凡是當時賤賣田產的,都是湧到衙門裡遞狀紙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