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未完待續。。)

六百零三 鷹視狼顧(上)

“吐蕃國正使祿東贊,見過李將軍,見過杜相!”對視了一會兒,祿東贊低下頭彎腰鞠躬向李世績還有杜如晦行禮,杜如晦看著祿東讚的眼睛眯了眯,隨後露出了和煦的招牌笑容道:“祿東贊將軍如何知道老夫便是杜如晦?”

祿東贊抬起頭直起身子笑道:“能坐在李將軍身旁的文士,除了今日到來的杜相,還有何人?就算是吐蕃苦寒之地,交通閉塞,在下也聽聞過房謀杜斷的傳說,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可以和杜相會面,在下感到萬分榮幸。”

杜如晦笑著點點頭沒說什麼,李世績伸手道:“祿東贊將軍既然來了,那麼就坐下吧,今日只是為杜相接風洗塵,有什麼正事,明日再說即可。”

祿東贊點頭稱是,就在李世績指明的位置上坐了下來,跪坐的姿態相當到位周全,應該是接受過很好的貴族教育,只是身材上的強壯與掩飾不住的彪悍之氣顯示出他也是一位可以縱橫沙場的將軍,出將入相之人,沒想到吐蕃也有一個。

大唐諸將接二連三的抵達了軍帳內,與杜如晦親切交談,氣氛融洽,賓主盡歡,一個半時辰以後,宴會結束,諸將退去,祿東贊在和杜如晦敲定了明日的會面時間與細節之後也告辭離去,大帳內只留下李世績與杜如晦兩人,火頭軍收拾好了宴會殘餘之後,李世績和杜如晦跪坐兩旁,中間隔著一張小几。兩隻杯子一壺飲品,李世績為杜如晦倒了一杯,也給自己滿上,而後兩人共同舉杯,笑著喝了一杯。

“杜相如何看待祿東贊?”李世績也不兜圈子,該兜的圈子在宴會上已經兜完了,三個小時的圈子也夠了,現在只有兩個人,出他之口,入他之耳。沒有第三個人知道。既然如此,就完全沒有必要做些虛假的客套了。

杜如晦露出微笑道:“司馬懿。”

李世績的瞳孔猛然縮了一下,面色上有些不自然的笑道:“司馬懿那樣的人物華夏幾千年來也沒有幾人,杜相如此誇讚祿東贊。倒是讓某有些意外了。這祿東贊何德何能讓杜相如此看待?”

杜如晦說道:“直覺。”

簡簡單單兩個字。卻讓李世績的面色變得相當凝重,杜如晦的話他不敢不信,更何況。他自己也有些感覺,這個祿東贊很不簡單,是個做大事的人,周邊異族李世績見的也不少,交手的更多,只有祿東贊給了他這種感覺,如今杜如晦也有了這種感覺,兩個大唐頂尖的將相都有這種感覺,那就不會錯了。

但是,若是他是司馬懿的話,那麼……

李世績緊接著問道:“司馬懿雖然未曾自己稱帝,但是他的後代可是有人稱帝了,而且若說祿東贊為司馬懿,豈不是說松贊干布就是曹孟德?華夏千古唯有一個曹孟德,古往今來,某卻不認同松贊干布可比曹孟德。”

杜如晦笑道:“老夫未曾見過鬆贊乾布,倒也不好說什麼,但是,曹孟德在世,可未曾將兵權交付司馬懿,亦是看出司馬懿鷹視狼顧之相,對其多加防備,另有賈詡嚴密監視之,才使其無法翻天覆地,只是曹丕死前一時不查,賈詡也逝世,沒有出色謀臣可託付,司馬懿才等到掌兵之權。

但是即使是曹睿繼位,也不曾相信司馬懿,只是為了對抗西蜀諸葛亮和東吳孫權才用之,一直到曹睿死,曹爽死,司馬懿才等到篡權之機,數十年蟄伏一朝篡權,雖是可說明司馬懿忍辱負重,未嘗不可說明曹氏勢力強大,使得司馬懿不敢貿然篡權。

老夫不太瞭解吐蕃國內有何動作,但是老夫也可斷言,祿東贊有司馬懿之能,松贊干布斷無曹孟德之才,也就堪堪比得曹睿,如此之人,松贊干布看不出其鷹視狼顧之相,吐蕃國內也放任此人掌兵權,反對者不過是些無能祭司,若是被祿東贊找到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