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的,不僅僅是英國人從海上發起的進攻,還有清軍從陸上的進攻。

虎門之戰結束後,陳化成率領閩浙水師沿東江撤往惠州,而琦善則率領廣州的官員和部分八旗綠營逃往韶關,雖然廣東原有的清軍幾乎全軍覆沒了,但從湖南增援的清軍也已經到達韶關,這時候的湖廣總督就是林則徐,而廣西提督馬殿甲率領的清軍同樣到達。還有閩浙總督魏元率領的清軍也到了梅州,魏大人為了體現他對大清的忠誠,當然主要是福建士紳害怕geming的瘟疫會蔓延到他們那裡,甚至已經開始大規模進攻揭陽的羅大綱,而新的廣州將軍都已經到任,同樣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呃,新任廣州將軍是奕山。

話說此時的廣東也算是大軍雲集眾星閃耀,畢竟廣州的失陷不同於新會,廣州可是大清財政的命根子,沒了廣州的稅收,道光拿什麼養活那些八旗鐵桿莊稼們?

所以楊豐接下來還得迎戰大舉反攻的清軍。

他得同時迎戰兩個方向的敵人。

好在神皇就不怕這個。

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

此時楊豐的控制區相當於清遠,肇慶,新會,東莞這四個點之間,以廣州為核心的整個珠江三角洲幾乎都被他控制。

外圍就是清軍重兵了。

但這裡面惠州的清軍根本無力進攻,陳化成困守惠州眼巴巴等著救援,但增援他的魏元所部閩浙軍卻在揭陽被羅大綱暴揍,以第一旅一個哨為核心,配備滑膛槍和少量線膛槍,另外再加上大量劈山炮,然後完全按照線列步兵訓練的第四旅輕鬆戰勝了進攻他們的清軍,那些剛剛因為土改而處於熱血沸騰中的明軍士兵們,把那些純粹混日子的閩浙綠營打得落花流水……

實際上後者也是一觸擊潰。

這時候無論八旗還是綠營,能不一觸即潰的已經是鳳毛麟角,話說他們連在太平軍面前都做不到的事情,在明軍的步槍和大炮面前當然也做不到。

所以這個方向上可以無視。

開平方向也不用管,新會可是楊豐的老根據地,而且那裡實際上也沒有清軍了,主要是地方團練在守衛,這些地方團練在開平修築大量碉堡,根本就沒想過向新會進攻,他們主要是用來鎮壓老百姓的,如果他們敢踏出那些碉堡的話,不用等他們走到新會,開平那些早就忍了大半年的貧民就會立刻在後面抄那些士紳家的。

他們真得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所以這個方向上也沒危險。

再就是肇慶。

就在之前廣州大戰時候,肇慶的貧民也起兵控制了府城,然後肇慶知府和官員逃到東安,並且在東安會合了廣西提督馬殿甲的援軍,緊接著反攻肇慶,結果他們剛開始攻城呢,正好楊豐派去接收的一個步兵營趕到肇慶,然後這個營立刻向攻城的清軍發起反擊,兩萬清軍在看到明軍的一刻,不知道誰喊了一句楊妖人來了,然後他們連打都沒打就直接崩潰……

話說這已經是戰場常態。

那些清軍在看到一片紅色後,基本上都是本能地掉頭逃跑。

這時候馬殿甲估計還在抓潰兵呢!

這一路也可以無視。

真正對楊豐構成威脅的,也就是從韶關南下的湖廣軍,這支敵軍由湖南提督祥福率領,核心是從鎮調來的綠營,鳳凰兵還是很值得注意一下的,尤其是四川,湖北一帶的清軍也在加入這個方向,四川綠營同樣也是有點戰鬥力的,所以清遠將是下一步的主要戰場。為了確保戰局,楊豐將以新會一帶士兵為主的第三旅全部調往了清遠,包括新組建的炮兵一旅也同樣調到了清遠,而步兵一旅的兩個營各抽三個哨為骨幹,再加上從義勇中挑選的新兵擴充六個旅,另外招募新兵補充第一旅進行機動增援,這種配置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