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之一好了,這算是補交之前的,幾百年裡他們沒交過一文錢,這時候也該補交了,以後他們每年的收入也是五分之一,至於他們一年收入多少,那個可以由那些地方的官員來評估,當地鄰里的國教信徒負責監督,以免出現貪贓枉法,一旦發現可以直接來我這裡檢舉。最近我發現這個檢舉真是好辦法,你看,昨天那位義民就為朝廷一下子增加了整整三千畝土地的稅收,要不是他檢舉,誰知道那個欺瞞朝廷的老鄉紳仗著自己女兒是榮王側室,居然還把整整三千畝良田偷偷轉到了榮王那裡試圖矇混過去。”
楊豐說道。
呃,他的檢舉制度已經見效。
錢塘縣一個老鄉紳,因為女兒是趙昀弟弟榮王趙與芮側室,所以把自己家的三千畝良田,轉寄到榮王府名下,榮王的田產不在經界範圍,這樣他就可以矇混過關,結果一個過去被他強佔田產的貧民偷偷給告了密,現在榮王都被他哥哥叫去訓斥了。
“國師,五分之一是不是多了?”
賈似道咬了咬牙說。
他已經下決心了,畢竟他真得忍不住這筆橫財的誘惑,無非就是小規模民變,有國師鎮壓也出不了大的亂子,他現在實在缺錢了,畢竟他很清楚大宋穩如泰山,他的富貴才能真正長久,而要讓大宋穩如泰山,最好就是像國師所說,在淮河沿線密密麻麻修一堆要塞,堵死以後蒙古軍越過淮河南下的可能,而且必須搶在蒙古內戰結束前,這樣越早開始越好,但他是真沒錢搞這樣的大工程,如果能夠在一兩年透過收宗教稅獲得一筆橫財,這項工程就能立刻開始了。
“五分之一還多嗎?再說難道你指望收那些普通百姓,他們又不傻,知道要收宗教稅,恐怕絕大多數都會改換門庭,我們的主要收稅目標是那些色目商人和寺廟,他們都不缺錢,別說收他們五分之一,就是收他們一半他們也一樣錦衣玉食。”
楊豐說道。
他的目標就是寺廟和蒲壽庚們。
找那些普通訊徒收不了幾個,真要收宗教稅,絕大多數信徒都會立刻換一尊神仙,但寺廟的大師們不可能把如來換成昊天上帝,同樣蒲壽庚們也不可能換神靈,而這些人又是最有錢的,蒲壽庚們不用說了,大師們那也是以放貸而著名。以他們來作為搜刮物件,要是賈似道玩得狠一些,搜刮幾百萬貫甚至上千萬貫都沒問題,而且他的那些黨羽,甚至各地官員也能跟著分一杯羹,畢竟評估權在各地官員,那些官員同樣也會舉雙手支援,說到底割這些傢伙的肉,對於士紳們也是喜聞樂見的。
這樣也可以暫時緩和一下賈似道和朝廷官員之間關係,後者在土地上損失的,可以從色目商人和大師們身上找回來嘛!
以那些官員的尿性,他們肯定會敲骨吸髓的,至於他們的壓榨會不會逼得某些人忍無可忍,然後公然採取武力對抗……
好吧,這就是楊豐想要的。
如果能把蒲壽庚逼得造反才完美呢!就算他不造反,比如在泉州搞點亂子示威也行,他是有這樣能力的,總之他只要有一點不理智反應,楊豐立刻弄死他,必要時候甚至可以陷害一下,比如說找人檢舉蒲家財產數量,檢舉到一個他根本拿不出的數字,只要能逼蒲壽庚搞事情,那麼楊豐不介意玩陰的,說到底收稅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就是弄死這個家族,再說收稅難道還能比得上抄他的家更爽?如果能抄了蒲壽庚家估計這沿淮築堡的所有資金也就夠了。
話說這個賈似道還是不太懂什麼叫做養豬啊,蒲壽庚雖然算起來是他的人,但養到這麼大也該宰了。
小賈同志終究還是嫩了點!
當然,賈似道不知道國師的終極目標其實是抄蒲壽庚家,既然楊豐已經向他做出保證,那麼他也就橫下一條心了,而橫下一條心後,如何去解決趙昀和朝中大臣就不關楊豐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