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軍求戰心切,準”。
數日後的深夜,夜黑風高,大地已經沉睡,除了微風輕輕地吹過,空曠的水面上寂靜無聲。周圍除了寂靜還是寂靜。天上亮,地上黑,而咄咄逼人的寒氣似乎把光也阻隔了似的。黑沉沉的夜,彷彿無邊的濃墨重重地塗抹在天際,連星星的微光也沒有。夜霧襲來,初春的夜晚增加了些許的涼意,朦朧的月光下,看不到幾顆星星。天空並非純黑色,倒是黑中透出一片無垠的深藍,一直蔓延向遠處。
闞陵帶著五百名大唐敢死之士偷偷的乘小船渡過了長江,到達了張善安緊急構築的石頭城下。張善安的部下察覺時,闞陵已經率領著士兵攀登上了石頭城的城頭。雙方旋即短兵相接,展開肉搏。一番血戰,闞陵所帶兵將不足三百,而駐守石頭城的張善安部卻擁有將近四萬之眾,闞陵所率兵將被圍困於城頭一角,不得動彈。
一名大唐將佐對闞陵建議道:“將軍,撤吧。賊人勢大,如之奈何呀?”
闞陵從敢死之士護衛下挺身而出,慨然道:“不遇危急,何以顯壯士?我輩從軍殺敵,當為此時矣。”
言罷,便身先士卒、往敵軍密集處奮勇砍殺,其所過之處,敵軍紛紛為之仆倒。
有闞陵這樣的勇將打頭陣,唐軍敢死之士士氣高漲,緊隨其後,四處砍殺,城頭為之一空,城門最終為唐軍佔領。
對岸的李孝恭等人,得知闞陵得手,便立即率領二十萬大唐精銳掩殺了過來,透過闞陵佔領的城門湧入了城中,和張善安部展開了激烈的巷戰。黎明時分,唐軍全面肅清了守城的張善安部,俘獲賊首張善安,俘虜三萬餘人。
長江天險,自此易手,為大唐所擁有。
第五十二章 棄船破敵
攻破張善安部後,唐軍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尤其是停泊在石頭城外面的江淮軍戰船更是多不勝數,眾軍都在按軍功有序分配戰利品。
看到這一幕,李玄找到了李孝恭進諫道:“大都督,我以為其他戰利品尚可按功分配,而停泊在石頭城外的江淮軍戰船,我卻以為可盡數棄之。”
“棄之?”李孝恭陷入了沉思。
李靖和李績也面帶思考。
闞陵則大聲嚷道:“所繳獲的江淮軍戰船,當為我軍用之。棄船不是資助敵人嗎?仗怎麼能夠這樣打?”
李玄默然不語。
李孝恭依然在沉思。
李靖突然好像想到了什麼,站了起來,詫異的看著李玄,之後他笑道:“大都督,末將也同意永安王的想法。繳獲的江淮軍戰船當盡數棄之。”
李孝恭陷入了猶豫,他想不明白李靖為什麼會同意李玄棄船的想法?李玄不懂軍事,提棄船資敵,也就罷了。可是李靖乃是聞名天下的名將啊,他怎麼會支援李玄的想法呢?莫非李玄的想法有什麼特別之處?是什麼呢?
這時,李績似乎想明白了,他站起來說道:“棄船好啊。逆賊輔公佑的勢力一直被吳王杜伏威壓制在江淮其他地方——長江下游沿岸,不得踏入丹陽附近。長江下游沿岸逆賊輔公佑支持者眾多,如若我們進攻丹陽,一旦拖延,久攻不下,我軍就會陷入內外交困的險境,舟船雖多,又有何用?如今駐守長江天險的賊將張善安部,被我們擊潰,無論丹陽城中的賊首輔公佑,還是地方上輔公佑的勢力,都不知曉詳情。如果,我們將江淮軍戰船盡數棄之,地方上輔公佑的勢力,在長江下游沿岸的逆賊輔公佑的支持者,就會誤認為丹陽城中的輔公佑已經敗了,再前往丹陽援救,就是無用之功。他們必會緊守地方,救援也會遲延,這樣我軍就能有足夠的時間,順利地攻下丹陽城了。”
聽到李績講解,李孝恭、闞陵也想明白了,他們都詫異的看著李玄,他們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