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好處就被慢慢收回,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收回好處的人越來越多,為了不讓外姓臣子說閒話,說什麼皇帝只重視皇族而苛待大臣之類的話,李二陛下也就選擇了一批皇室典型,堵住悠悠之口。
李道彥就是這批典型當中的一個,由王爵降為了公爵,他的不爽,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對於他而言,重新取得王爵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貞觀大拓邊以來,封侯賜爵者更多的傾向於軍功者,而非政績者,他想要取回王爵,最大的希望就是從軍立軍功。
這一次征伐吐谷渾就是他的機會,也算他運氣不錯,正好撞上了李世績派出去的急匆匆的傳令兵,就勢詢問一下,就詢問出了一些事情,眉頭一皺,就知道機會來了,急忙趕在蘇定方之前來到了李世績的軍帳,想要爭取一下,憑著他的身份,他覺得這樣應該不難,雖然只是公爵,但是好歹是皇族不是?
同為皇族的李道宗可以獨自領軍征伐吐谷渾,那麼他也是皇族,他也有資格單獨領一軍作戰不是嗎?說實話,和羌人打仗沒什麼意思,要打,就要打一場大的戰鬥,拿一個大軍功,這樣才能拿回屬於自己的王爵。
可是李世績的態度很堅定,要將這個人物交給蘇定方。本來這是無可厚非的,諸將也都知道蘇定方的能耐,可是李道彥從中插了一腳,這個事情就有些麻煩了,再怎麼,他也是皇族不是?得罪一個皇族實在是沒有必要,可是這也不能拿國家大事開玩笑不是?萬一這傢伙壞了事兒,自己可是要連坐的!
更何況,李世績才是本次征戰的統帥,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什麼事情都是他說了算。哪有別人說話的機會?大唐的軍規極其嚴格,就算你是皇帝,在軍中也要穿軍裝,奉行軍令。正是如此。大唐的軍隊戰鬥力才如此強悍。
李世績決定不破例。堅持自己的意見,但是李道彥可就不幹了,眼看著一個那麼大的戰功落入旁人口中。恢復王爵遙遙無期,要說他不著急那是不可能的,人一急就容易缺心眼兒,一缺心眼兒就容易壞事兒,李道彥一怒之下指著李世績罵道:“你這便是徇私枉法!故意針對我是不是!?我就早看出來了,你一直把我放在中軍,不讓我出去!李道宗都可以獨領一軍,為何我李道彥就不行?我也是皇族!”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這話,李世績當下大怒,一下子拔出腰中佩劍大怒道:“混帳!本帥不管你是不是皇族,這裡是軍營!這裡只有一種人!軍人!大唐軍規乃是令行禁止,任何人都要遵從軍令!就算是陛下來此,也只能下達軍令,而不是皇命!你此言乃是公然質疑本帥之公允,頂撞上官!不尊軍中號令,你該當何罪!來人,召集軍中諸將!今天,就把這話給說清楚!”
李世績不是菩薩,雖然為人沉穩謙和,可是到底還是一個人,泥人還有三分火氣,就別提堂堂七尺男兒的李世績了,李道彥心中咯噔一下,意識到大事不好,說說蘇定方也就算了,是平級,當時說了李世績,那就麻煩大了,軍中皇帝的頭號都不太管用,唯一管用的就是大帥的軍令。
作為將領,不遵守統帥的指令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甚至按照情節輕重,統帥有先斬後奏的便宜權力,也就是說,按照李道彥公然質疑李世績的命令這樣的情況,李世績可以先斬後奏,即使他是皇族,但是他違背軍令,執法若要嚴格,完全可以取下他的性命,所以李世績話音一落,李道彥的臉唰地一下就白了……
李世績在軍中的威嚴無人可以質疑,這道命令從下達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軍中召集將帥的戰鼓響起,諸將正在關心後方戰事,結果李世績竟然命人敲起了聚將鼓,眾將紛紛懷疑是不是後方戰事不利,契苾何力沒有戰勝羌人,就連受命前往李世績軍帳途中的蘇定方也是一頭霧水。
蘇定方第一個抵達李世績帥帳,一進去就愣住了,眼睛圓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