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了下去,不得向外透露。

箇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只要不是什麼太過於重要的事情,薛萬徹不想和兩大帝國翻臉,大唐需要和他們聯手。把阿拉伯人的勢力徹底消滅掉,讓他們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否則這個極具戰鬥**和進取意志的新興國家會給大唐的西進戰略帶來無窮無盡的影響,他們才發展了十幾年,就發展的如此強大,逼得大唐需要聯合兩國之力用三年的時間去消滅它,要是發展個幾十年,大唐會不會集中全力才能消滅掉這個可怕的敵人?

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但是隻要有可能,就不能懈怠。凡事皆有可能,萬一發生了呢?

李二陛下不敢冒這個險,薛萬徹也不敢,所以他盡心竭力的指揮軍隊盡全力殺傷來自於阿拉伯的敵人,攻取他們每一處據守的據點,而且不接受投降。他們本來就不太可能投降,更別說他們現在投降了對大唐而言只是拖累,大唐已經獲得了二十多萬的奴隸送到西域去建設當地,夠了,現在是進攻時間。俘虜還要用軍糧去養活,不值得,就算軍糧補給都來自於波斯帝國,這也是不值得的。

遠征軍一路高唱凱歌,和遠征軍相比,羅馬軍隊雖然有所曲折,但是大體上還是不錯的,以嚴整的軍容和強大的戰鬥力不斷的擊敗同樣頑強的阿拉伯軍隊,付出了一定的傷亡後,攻取了很多戰略要地,然後不斷的前進,緊隨大唐遠征之後不斷前進,向著最後的勝利推進。

至於波斯帝國一方的軍隊,怎麼說呢,挺讓薛仁貴覺得鬱悶的,那些重騎兵不參加特訓也就算了,居然還在現在輕騎兵和步兵立下大功的時候搗亂,拼死拼活也要出戰,結果一萬多重騎兵被一萬多阿拉伯步兵給打敗了,丟盔棄甲的狼狽逃竄,薛仁貴看得青筋直冒,真的很想下令把這些廢物全部殺光,拿著最高的軍餉,有最好的待遇,戰鬥力居然如此不堪!

三年的大唐式訓練,大唐雖然不會傻到給自己訓練出一個強大的對手,但是波斯人要是太廢物的話也會給大唐軍隊帶來影響,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萬一遇到了豬一樣的隊友,那麼大唐軍隊就要被坑了,為了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大唐方面決定從波斯帝國最順從的軍隊入手,那就是步兵。

長期受到歧視的步兵得到了來自大唐方面的關懷之後,幾乎是立刻就要投靠了,整整五萬人的步兵等於是被大唐收編了,接受大唐訓練,使用大唐制式兵器,而波斯帝國方面除了緊緊扣住重騎兵指揮權不鬆手以外對於步兵居然是毫不理睬的就同意他們由大唐方面指揮和調動,反正一共就五萬人而已。

薛仁貴負責這些人的訓練,從杜荷離開之後,一年半的時間,訓練出了一點樣子,可以上戰場打仗了,原本這一場戰爭裡面薛仁貴就指望波斯的三萬輕騎兵和五萬步兵,沒想到前面打了兩場勝仗之後,波斯的重騎兵們鬧情緒了,說地位卑微的步兵都可以打敗那些阿拉伯人,他們也可以。

那個波斯主將也是重騎兵出身,自然向著重騎兵,和薛仁貴說了一下,就下令重騎兵出擊阿拉伯潰兵,結果沒想到這群蠢貨居然衝到了林子裡面和阿拉伯人糾纏,被打得一頭包逃了出來,最後薛仁貴大怒之下放火燒林,把那些阿拉伯人給悉數燒死,這才獲取了勝利。

但是因為這個,薛仁貴這一路軍隊的時間就慢了其餘兩支軍隊兩天的路程,所以薛仁貴不得不緊趕慢趕,幸好這些重騎兵經歷了大敗之後反應過來了,心裡面知道步兵能打,但是嘴上就是不承認,一副我賞賜給你戰功的樣子,氣得薛仁貴把這支重騎兵直接塞到了全軍的最後看管物資去了……

但是饒是如此,還是發生了讓薛仁貴想要吐血的事情……(未完待續。。)

九百二十八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在另一個時空中,李二陛下晚年的時候,對他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