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情況下,畢竟不是誰都能忍受吐口唾沫堪堪都能砸到的距離外,有人正用弓箭瞄準自己的臉甚至眼睛,而信仰……
哪怕是神棍信仰傍身的宋軍士兵這一點上絲毫不輸兇悍的金軍。
雙方瘋狂地廝殺著。
而就在同時,一些金軍重步兵還在拔除拒馬。
他們進攻的真正目標就是這個。
依靠重步兵的浴血廝殺纏住宋軍的同時,一條不算太寬的攻擊通道被清出,緊接著金軍殘餘重步兵匆忙後撤,而顧不上追擊的宋軍士兵以最快速度重整陣型,下一刻金軍的具裝騎兵洶湧而至。但也就在同時宋軍中一支支三眼銃伸出,具裝騎兵前鋒撞擊長矛陣的一刻密密麻麻的火焰伴著巨響出現,受驚的戰馬嘶鳴著一片混亂,雖然因為重甲保護那些具裝騎兵多數只是輕傷,但衝鋒的受阻帶來了致命的後果。因為緊接著一柄柄斧槍當頭劈下,而那些刀牌手依靠長矛的密林阻擋住騎兵,毫不猶豫地擁擠上前,用他們手中鋒利的戰斧砍向騎兵的馬腿,一匹匹戰馬悲鳴著倒下馬背上的騎兵不等掙扎起來,同樣一柄柄戰斧就砍在他們腦袋上。
但金軍沒有就此退卻。
他們也沒有退卻的餘地了,此時天井關被阻的訊息已經傳遍全軍,如果不能開啟一條生路,他們將被困死在這裡。
金軍裡面可不只有女真。
實際上這十二萬大軍裡面女真士兵的數量不足一半,剩下全是漢軍和算他們仇人的契丹,只不過這些契丹士兵同樣仇恨宋軍而已,真要說句良心話,宋金聯合滅遼這件事上,北宋是扮演了一個背信者角色,宋遼已經和平很久,而且還有盟約,宋遼之間的矛盾無非幽雲,但遼國也不是從宋朝手中獲得的幽雲十六州。
那是石敬瑭送給他們的。
而不是他們以武力搶到手的。
此後儘管宋遼交戰數十年,但遼國沒奪宋朝寸土,宋遼邊界依舊維持在當年柴榮北伐的界線,然後根據檀淵之盟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相處。
是宋朝背後捅了遼國刀子。
所以契丹人在無力與女真人抗爭的情況下,願意跟著他們一起,用攻宋來發洩亡國的仇恨,但如果金軍面臨失敗了,他們也絕對不會有什麼忠心,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用女真人的血來同樣發洩仇恨,所以此刻粘罕必須開啟一道突破口,給他部下的漢軍和契丹人希望以維持內部團結。
就在大向姚友仲進攻同時,距離這片戰場不遠處,完顏活女率領的金軍也在向宋軍發起猛攻。
他的對手是韓世忠。
但韓世忠沒有完全防守。
他的戰術和姚友仲不同,後者是御營司整編訓練出來的,絕大多數都是汴梁一帶舊禁軍,士兵的單兵素質並不高,但紀律性高,被國師洗nao得意志頑強,一個多月的高強度訓練後戰術配合好,但韓世忠部下全是一直跟著他轉戰河北的精銳,士兵本身素質高,但紀律性和意志與姚友仲部差距甚大,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軍隊在這一點上立刻區分開。
所以他的防守以進攻為核心。
就在他的步兵死死阻擋住金軍同時,一支約千人的騎兵突然從他的陣型中殺出,直衝完顏活女。
後者此時正率領騎兵列陣,等待前方步兵清理拒馬,這種實際上就是削尖木棒斜插進泥土的拒馬林,對於騎兵的限制作用極大,在步兵沒有清理出足夠的寬度前,騎兵是無法投入戰鬥的。
在看到宋軍騎兵殺出後,這擊敗种師中的金軍猛將,毫不猶豫地率領騎兵迎頭撞上。
宋軍騎兵的前鋒是三個都在三四十歲的將領,三騎幾乎並行,三支端平的長矛直刺入金軍騎兵的陣型,三支長矛同時穿透三名金軍身體緊接著三人棄矛,然後同時換上了最適合馬上混戰的武器,左右兩人一個鞭一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