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後高呼:“天帝真武”。
為何不是三拜九叩呢,因為后羿是神皇的長子,覲見神皇時要三拜九叩,拜見王母娘娘要三拜六叩,所以天帝后羿只能享受三拜三叩,以示尊敬父皇母后。
天界諸將至武玄風以下是八大統將,分別是崔星辰、李月海、餘克陣、南宮勇、雲嘯風、王廷宣、連勝明和赤冰鋒。
八大統將的職責範圍是,除天界軒轅皇族的封地和直屬區域外,將其他天界領域分為八塊,也叫天界八大防區,每一個防區由一名統將負責。(為了避免八大統將專權,防區之間的替換也是不定時的)
八大統將以下是百位星將,如探騎星將霆明、傳令星將薛速光、巡夜星將黑樊、刺殺星將呂蟒、暗襲星將陳善軍、幽刃星將霍慶、端木星將皇甫楓、靈戰星將司空銘,風戰星將慕容樊、水戰星將蔚悅兒、火戰星將祝融珊、雷戰星將宇文潛、靚麗星將歐陽茜、虎搏星將徐勝虎、鷹擊星將趙楹等。(ps:以上出現的這麼多角sè名並不是湊字數的,而是後文,乃至其他七部劇情裡天界系統的主要角sè)
星將就是天界八大防區下各鎮、邊關、衛所執掌軍隊的指揮官,星官是其對應治下的統治官員,也就是說星將負責軍隊、星官負責治理居民。
星將以下是各軍將軍,各營統領,各戰隊校尉,各級衛隊長或護軍,最低的是士長。
天界軍制為軍團,軍,營,戰隊,衛,士。十名戰士為一十,百名稱衛,十衛為一戰隊,五戰隊為一營,兩營為軍,數軍以上為軍團,根據各軍轄屬兵力而有所差異。戰隊是作戰基本單位,為一千兵力,每營五千兵力。
各級星官的排位就等以後再說,因為現在講的是天魔之戰。
禮畢,太子軒轅劍英和二王子軒轅光明分別出列,先後稟報了近期天界重要軍務和政務,后羿認真聽完後對各項事務挨個查閱、審批,然後交由劍英和光明處理。
武玄風緊接著彙報了天界各軍各鎮各防區的相關事務,八大統將也一一彙報各軍訓練情況以及各軍的調動問題,並對天界出征聖教大軍的可疑動態發表了疑問。
聽到這兒,后羿特意加強了語氣,查閱完奏章之後,慎之又慎的批准了各項調令。
接下來后羿就聽其他各部主持講述各部的重要事宜,后羿認真細緻的對每一項要務都做出批示。
然後軒轅劍英帶領諸位王子一個個表述自己封地的動向,軒轅魅香帶領公主們一個個講述自己封地的事宜,
之後是眾星將、眾星官的挨個所述,他們都講述了自己職責範圍內的重大事宜,並描述了治下軍民的各項生活狀態。
繼而是軒轅雷霆和軒轅天冥出具的年度懲處名單,以及違反的相關條例的因由和認罪態度,並交由天帝行事最後表決權。
最後由軒轅暗影親自向天帝呈遞了各封地各重鎮的影部dú lì監察報告。
監察報告是影部秘密進行的dú lì調查,不需任何部門的批准、阻攔,行事影部特有的規章制度。
各封地、各鎮的各種資料包告在交由天帝審閱之前,一定要先行交由影部備案。
后羿在處理完以上政務後,對軒轅暗影負責的這一塊是看了又看,品了又品。
其實影部的調查報告,才是核心的機密。
但為防止或避免影部專權作假,所以後羿要先聽完各部報告,才會對影部的報告進行審讀對比,在心中權衡彼此的可信度。
如此繁雜的各項事務,每一項重要議題最後都要交到后羿,由他做最後表決。
由此可知,要想做好一個英明神武的天帝,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比起那些內宮情事所花的時間,處理政務可謂是極其繁重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