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
第九十九章 伏羲證道,神農接位
時間,對於華夏大地上的人族來說是最不值錢的,但時間卻恰恰是伏羲現在最需要的。
當年的陰陽界之戰距今已有百年,伏羲登位人皇亦有不短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人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雖然依舊擺脫不了那些最原始的生活狀態,但也是脫去了一身野獸氣息,進入了人族崛起的大時代。
人族聖城陳都。
大殿中,伏羲與烈山相對而坐,面前的小桌上還放著一套精緻的茶具。一側不停冒著熱氣的沸水,好似尖叫的猴子似的,“咕咚咕咚”地響個不停。
伏羲看著面前變得越來越成熟的烈山,道:“烈山,朕心中的悸動越來越強烈了。看來離成就天皇尊位卻是不遠了!”
烈山憨厚的一笑,摸了摸頭頂的一對牛角,道:“師叔,這是好事啊!為何如此憂愁?”
“唉,朕這是捨不得部落,捨不得這些可愛的族人。更是擔心你不能很好的處理族內政務!”伏羲無奈的搖了搖頭,取過燒的發燙的茶壺,斟上了滿滿一壺。
“呵呵……”烈山還是繼續傻笑,只是這傻笑當中似乎蘊含著一絲苦澀。
“接位人皇,乃是你天生就不可推卸的責任,你可別讓聖父大人失望啊!”伏羲站起身,拍了拍烈山的肩膀道:“有些東西是需要你付出生命守候的,即便明知結局是魂飛魄散,也要維護!”
……
第二曰,一個震撼人心的訊息從陳都傳出,而後就像插了翅膀一樣,迅速飄洋過海,鋪天蓋地的撒向了整個華夏神州大地。
東勝神州。
“哎,聽說了嗎?我人族的人皇陛下伏羲將於九年之後傳位於神農烈山大人!”
“嗨,華夏大地上早就傳瘋了!不過神農大人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是啊,神農大人將五穀、以及醫之一道向華夏大地推廣,功在社稷!”
四大部洲,海外仙山,各大聖境全都在談論,不過這對人族來說,也標示著華夏盛世的來臨。
剩餘的九年間,所有的部落首領都開始動身趕往人族聖城,陳都。
陳都,當年伏羲登位人皇的那座高臺,伏羲身著一襲柔滑的獸皮衣,登臨高臺之上。高臺正對東極的方位,擺放著太清聖人、聖母女媧娘娘、聖母后土娘娘、聖父李清明,以及地仙之祖鎮元子大仙五人的雕像依次豎立。
在雕像之前,有一尊高有五尺的碩大玉製三足鼎,其內香火旺盛,巨鼎正前方還有一張長長的桌案,其上有六畜,一應禮數俱全。
高臺之下,眾人看著嫋嫋的煙火,不敢大聲喧譁,生怕褻瀆了諸位聖人。
仰頭看了看天,作為此次主持傳位大典的燧人,穿著一襲青色道袍,頭戴紫玉金冠,走上了高臺,大喝道:“大典起!”說著點燃了一隻檀香,遞給了伏羲。
伏羲神色恭敬地接過檀香,先是朝著媧皇宮方向遙遙一拜,接著又朝著東海蓬萊島,以及東崑崙山方向恭敬一拜。
也就在伏羲三拜之後,天空陡然佈滿了無數祥雲,霞光對映在整個陳都,無盡的仙音嫋嫋,讓整個陳都內的族人們,精神都為之一震。
燧人對此毫不意外,人皇傳位,雖然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震動,必要的喜慶場面還是需要的。
“人皇伏羲,生於風袞部落,乃是其母華胥感雷神之印而出。自幼頗有慧根,更是太清道德天尊之徒。自即位以來兢兢業業,從未懈怠半分……”燧人就著這漫天的祥雲,開始了壟長的敘事,把伏羲從畜生一直到現在的平生事蹟全都說了一遍。
“在這段坎坷的血淚史中,伏羲造網,首創畜牧之道,留下符文以記事,悟道逆天制八卦……從此人族開始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