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冰雪磔骨的神聖土地上眼睛!已經紅了!胸膛!已經敞開!大地啊,你聽到了戰士最後的心音嗎?
…
——兒子們為您血染山口盡忠報效的時刻到了!
…
一部小說,有氣韻的語言往往先聲奪人,氣勢逼人。
…
氣韻也是一種整體性氣質。在《帝國雄兵》中,我們看到通篇作品洋溢著一種高昂的樂觀主義精神,人性的、快樂的情緒,如何無所不在地,透過氣韻貫通,使小說達到何等的積極生動效果!
…
李滬生穿越崑崙山,一片蒼茫戈壁,天色陡黑,腳下一片亂石,荒灘野嶺,鬼泣狼嚎,正不辯東西,像進入一片陰風慘霧的阿鼻地獄,走投無路的時候,忽然耳畔傳來“叮咚叮咚”甜蜜的鳥叫,霎那間山谷裡“7——1”“7——1”的歌聲呼應交響,此起彼落,一片歡樂之中,就見黑衣人高舉著鳥籠,彷彿是一盞明燈,遙遙閃爍在群山萬壑罹影之間。前方就是世界屋脊的地區首府,是中國版圖最西邊的地區,海拔4300米,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和崑崙山三大巨峰包圍著它,是高原人朝思暮想神奇神秘的地方——李滬生滿懷歡喜,奮蹄揚刀,昂首飛躍風雪黑夜,向阿里高原馳去!
…
這是一幅喜樂的畫面,250字左右的描寫,阿里高原荒灘野嶺陰風慘霧、年輕戰士無往而不勝的天使一般的英雄樂觀主義精神,鮮明對立且融合在一起,是《帝國雄兵》中眾多激動人心畫面中,最美麗的一幅!
後記… 氣氛與渲染
氣氛與渲染
…
氣氛是具體的場景描摹。戲劇舞臺上每換一幕(場)就是一個場景,舞臺上會佈置不同的背景,當然還有道具。這個比喻很適合我們小說中具體的單一個場合的景物描寫,或者就叫氣氛渲染。我們現在還無法就現在網每一篇小說做具體的分析,但我們實際上知道,在小說裡是離不開背景、景物、風景描寫的。氣氛就是這樣渲染出來的。
她能加強真實感
她能加強畫面感
她能加強一種現場感。
她能表現一種典型環境,有助於典型人物的表現。
她是一種美感。
…
小說的烘托,不是正面直書,是靠氣氛渲染,強化感覺,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
我看雨果《九三年》在小說的開頭——1793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爆發,共和軍一支軍艦橫越海峽,要去拯救革命海上暴風突起,在這艘名為巨劍號軍艦上,一尊大炮從炮座上滑脫了,它變成了一頭怪物,在艦上滾來滾去,旋轉,衝撞,又像攻城錘任性地撞擊城牆:“瘋狂的龐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靈巧,斧子的堅硬,波浪的突然,閃電的迅速,墳墓的痴聾。它重一萬磅,卻像小孩皮球似地彈跳起來。。。。。。”這隻龐大的青銅獸完全解除了軍艦的戰鬥力。這一陰慘慘的、色彩神秘的開場給小說定下了悲劇的調子。雨果以這樣的筆法,營造出殘酷的、命運捉摸不定的氣氛,具有濃郁的浪漫色彩。
這一場戲的描寫烘托了什麼?——一場人類史上偉大革命的狂暴和詭譎!
…
氣氛烘托手法往往平添意境,在《帝國雄兵》中,我們看到透過氣氛烘托,作品如何達到某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尾聲——靜靜的土倫山口最後幾節——
…
剛才那縷槍煙悄悄飄散了。槍響時驚起的一群灰鴿又歡快地飛回來了。
青青的草灘上滾動著晶瑩的露珠,傾訴著大地母親的欣樂,淡淡的晨霧漸漸擴散開來,在瀰漫了的空曠的大峽谷中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