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殿前面聖(第3/3頁)
章節報錯
蘇州什麼?
朱孟炤做了幾個深呼吸,強自鎮靜道:“回萬歲。之前,臣在蘇州,聽說將有大災。因此,就與父王派來的幾位農學大家,一起勸人毀田抗災。可是,鄉間農人不願毀田。所以,臣就出此下策,與農人對賭。”
“臣收田地,並非為了並地。而是、而是,聽說疫情之後,農田將有幾年無法種植,要散病氣。所以……臣收了地是為了減少農人損失,保護這些田地不被他人奪走,等去了病氣之後,再還給農人。”
一口氣說完這套現編的說辭,不僅是朱孟炤舒了口氣,連一旁的朱瞻基也跟著舒了口氣。
“噢?真是如此?”朱棣問。
朱高熾上前行禮,開口道:“回父皇,景陵郡王所言,倒也無虛。戶部、工部,包括國子監的幾位農學大家,均曾與他一起在蘇州鄉間勸人毀田。想來,那份賭約,也確實是為了還田於農人。”
“就算田地的事說的通,那幾萬斤糧呢?”朱棣繼續問。
“賑災啊。”朱孟炤脫口而出。有了之前的底,後面的話就容易編了。
“回萬歲,蘇州雖是魚米之鄉,但仍有不少貧苦之人,若是糧價漲幾倍,普通城中百姓、鄉間農人只能背井離鄉,更多人會為了生存鋌而走險。現在,國庫應該也不寬裕,因而江南一帶就更不能亂。臣收糧,本意也想用平價收的糧,暫時平溢過高糧價,給朝廷有時間應對災情。”
這話說的和真的一樣,真是這小子現編的?朱棣看看朱高熾。朱高熾也一臉不解,倒是朱瞻基臉上帶著興奮。
朱棣笑了笑,“看來朕倒是冤枉你了。”
“臣,不敢。”朱孟炤低著頭。
“行吧。”朱棣看了看門外,“劉勝通已等候多時,你們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吃完,也該告退了。噢,孟炤,你打算何時啟程去蘇州?”
“回萬歲,明日。”朱孟炤看著劉勝通指揮著幾名小太監,將放著陽春麵的案几端到幾人面前。只是,嚇都嚇飽了,哪裡還吃得下。
“那就好。你們慢慢吃,不急。”朱棣滿意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