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甚至負擔了約瑟夫二世在巴黎時的一切費用,然而,他最終還是失算了,約瑟夫二世委託梅爾西伯爵直接拒絕。他毫不氣餒,可就在準備物色第二個目標時,路易絲郡主卻突然鬧開,並在波旁公爵夫人的支援下離家出走。
孔代家族的家變很快便傳遍了整個巴黎,路易和瑪麗?安託瓦內特自然也好奇地來湊熱鬧。
路易一方面秉持著之前對路易絲郡主的承諾,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暫時與她保持一段距離,所以便透過波旁公爵進行調停,希望令孔代親王屈服,同意路易絲郡主的要求。然而,正在孔代親王動搖之際,作為路易絲郡主密友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居然也介入了。她顯然不希望路易絲郡主遠離巴黎和宮廷,所以暗中阻撓,只要求孔代親王履行《女權法案》,放棄蠻橫的監護權,給予路易絲郡主人身自由和財產自由。在她眼中,這場家變的原因是作為女人的路易絲郡主被限制了自由。
自此,這件事情便已經不是孔代家族的家事,而成為了路易和瑪麗?安託瓦內特的鬥法。
路易十分為難,他並不希望路易絲郡主繼續留在巴黎。他了解自己,知道繼續下去,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把路易絲郡主抱上床,使其成為自己的又一個情婦。但是,他又不能對瑪麗?安託瓦內特實話實話。最後,他只能妥協。
瑪麗?安託瓦內特原本並不想在懷孕中多管閒事,可作為她少數能夠信任的密友之一的路易絲郡主的事,她又不能不管。她雖然不明白路易為什麼會在這件事上如此堅持,但是,正因為路易地介入與堅持,她才在最適合的時候選擇了退讓。
結果,孔代親王同意路易絲郡主離家,但路易絲郡主只是去聖德尼修道院居住,而非是去做修女。不過,孔代親王也並非全然沒有利益得到。波旁公爵被獲准進入貴族議會,成為貴族議會議員,同時,他還得到了“榮譽騎兵上校”的頭銜。這些都加強了孔代家族在議會中的勢力。
雖然結果並不為路易所滿意,路易絲郡主並沒有去德意志,仍然留在巴黎近郊,但是,她也算是遠離了宮廷。
很快春季到來,一轉眼已經到了5月份。
5月5日,女畫家伊麗莎白在愛麗捨宮生下了一個女嬰,路易為她取名為路易絲?伊麗莎白,但伊麗莎白卻堅持為她取一個不太貴族化的名字,於是,她的名字便成為了朱莉?路易絲?伊麗莎白。
朱莉在降臨的第二日,便被路易公開承認。第三日,她在巴黎聖母院接受了國王牧師蘭斯大主教的洗禮,同時,她得到了“王女”的身份,並因此得到了每年五千裡弗爾的收入。
路易原本想借此機會封女畫家伊麗莎白為女公爵,這樣朱莉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公爵之女”,但是,這一想法被伊麗莎白拒絕。這才使得他只能授予朱莉一個“王女”的身份。
王女一詞並非由路易發明,但它卻是被路易創造出的一個頭銜。王女在法律上以國王的女兒的身份存在,不再是私生女,而且地位比包括親王在內的貴族們的子女高,但同樣在法律上,王女的地位比公主的地位要低。
王女並不等同於公主。公主有一個單獨的詞語,而王女是直接使用了“國王之女”這一片語。在路易將其指定為頭銜前,無論公主或私生女,都可以被稱為“王女”。但在此之後,由於“王女”一詞有了特定的指代群體,因此公主們便不能再被稱為“王女”,而是使用公主獨有的單詞。
路易同樣也創造了“國王之子”的頭銜,其意也是為了給予他的私生子以合法地位,所以,與王女一樣,“國王之子”在法律上比婚生的王子、公主的地位低,但比親王及其他貴族所生的合法子女地位高。
如此一來,路易無意間改變了貴族圈原有的階級劃分。在國王與王后所生的婚生子女與親王所生的合法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