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打過敗仗,對付日軍,十九路軍並沒有心裡障礙。
只不過,宋哲武為了這批武器彈藥,把正在東北打得熱火朝天的東抗的一個師長派來押運武器彈藥,這就很不尋乘,這說明宋哲武是鐵了心要幫助十九路軍抗戰。
蔣光鼎和蔡廷鍇連忙起身,拉著史明問候起來。蔣光鼎立刻吩咐設宴為杜月笙、畢廣恆、史明接風。
蔡廷鍇的司令部設在真如範莊,這裡並沒有什麼像樣的酒樓,所以只在司令部內設了便宴。
酒宴上,蔣光鼎和蔡廷鍇不斷向史明詢問東北的戰況和日軍的作戰特點,史明詳細一一回答,對日軍的戰鬥力和作戰特點更是不厭其煩地仔細說給蔣光鼎和蔡廷鍇。蔡廷鍇身後的兩個參謀一字不落地進行著記錄,這樣的經驗對於從沒和日軍交過手的十九路軍來說,可是再及時不過了。
介紹完這些後,史明對蔣光鼎和蔡廷鍇道:“蔣總指揮、蔡軍長,史某此番奉宋總司令軍令而來,是真心來上海抗戰的,帶來的這個營本來應該交給二位將軍指揮。只是這個營有些特殊,幾乎個個都是神槍手,用來打陣地戰有些可惜了。”
蔡廷鍇會錯了意,以為史明害怕自己把他的部隊直接頂到一線。忙笑著說:“史兄放心,貴部能留下幫助我們抵抗日軍已經令我們感激不盡,史兄的部隊就留在真如,做預備隊。”
史明知道蔡廷鍇誤會了,笑著說:“蔡軍長,我們留下就是為了打鬼子的,我的意思是這支部隊就留在閘北一線,他們槍法出眾,在陣地戰中發揮作用有限,倒不如讓他們散佈在街道民房裡,狙擊進攻的日軍效果更大。”
蔣光鼎點點頭道:“也好,史師長快人快語,就按史師長所言,把他們留在閘北,打小鬼子。”
“還有……”
史明繼續說道:“仗一打起來,部隊就會有傷亡,日軍如果吃了虧,也一定會從他們國內內增兵,萬一我們的援兵無法及時趕到,我們的兵力難免薄弱。所以,我們想就地擴軍,可是這又不合軍令。”
“我想我們新擴充的部隊,都穿十九路軍的軍裝,武器彈藥由我們自己解決,以免軍政部給我們總司令扣帽子,不知兩位將軍能否同意?”
史明這話不禁讓蔣光鼎和蔡廷鍇心頭一暗。
的確,日軍吃了敗仗必定會增兵,可是南京政府會給他們派出援軍嗎?陳銘樞反饋回來的資訊可是很清楚的,南京政府根本無意在上海和日軍開戰,真要打起來,這援兵還真難說。
不過,他們也對史明要就地擴軍很不以為然,沒有經過訓練的新兵在戰場上是派不上什麼用場的。更合況,史明的這個要求有些讓他們為難。
蔡廷鍇看看蔣光鼎,蔣光鼎有些歉意地對史明道:“史師長,貴軍以十九路軍的名義擴軍那是好事,只不過,這軍裝有些難辦。”
十九路軍到現在還都穿著單衣,那裡有多餘的軍裝。
杜月笙放下酒杯笑著道:“憬然、賢初,你們十九路軍軍費緊張,部隊至今仍穿著單衣,這些杜某都看在眼中,我已經出錢為十九路軍定做棉軍裝六萬套,今晚就可以交給你們四萬套,其餘的軍裝就交給史師長吧。”
其實,有些事情史明和畢廣恆沒有和蔣光鼎、蔡廷鍇明說,他們帶來的這個營可不是一般的營♀個營只有兩個連是葉常貴特種大隊會日語的隊員,還有三個連的炮兵。當然,這些炮兵來押運武器是不好攜帶火炮的,他們都是拿著步槍的。其餘的人員都是宋哲武從東抗、北蒙和山西各部隊抽調的有經驗的軍官,完全是按一個師的編制配置的。
新兵派不上用場,這點宋哲武更清楚,他可沒打算招募新兵,一個師的老兵已經便裝分散趕至上海、揚州等地,只要戰爭一起,這些人就會迅速歸隊。
如果沒有軍政部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