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戰位上,直至倒下犧牲。

他的戰位在哪?

始終位於最前方的274艇甲板上。

王亮不管那麼多了,都說出來,說個痛快。

“馮政委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妻子在海軍基地的幼兒園當老師。1974年的元旦剛過啊,他都跟妻子定好了要一起回老家過年。可是,他沒有回來!他沒回來啊!”

“組織上找到他的遺孀,問有什麼需要,但他的妻子什麼要求都沒有提。後來,不少人想幫她再找一個,但都被烈士的妻子拒絕了。”

“她就用自己的那份工資撫育兒女、贍養兩家的老人,日子自然過得清苦。零八年的時候,這位堅強的軍嫂被全國婦聯授予“優秀英模家屬”稱號。”

這些都是編造出來的嗎?

不是。

都是真的,就發生在四十四年前。

如今,平常日子裡,誰會記得他們?

或許,只有烈士的家人們,每年每月每日都會去想:“假若他凱旋歸來,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那日子該過得多好啊,多麼幸福啊。”

但是他們沒有回來,外人永遠也體會不到家人的那種痛。

人死,不可能復生啊。

沒了,就是沒了,永遠也回不來了。

想想,當著這些烈士的遺孀的面,說:“中國海軍不行,戰鬥力不行啊。唯一的一艘航母還是。。。。。。”

這話說出來,她們該多麼寒心。

她們的丈夫、父親,犧牲在了祖國的大海上,是光榮的海軍,是共和國的海軍,請善待她們吧。

“還有274獵潛艇的副艇長周錫通,粵省人,40年生人,60年參軍,74年犧牲,時年三十四歲,共和國二等功臣。三十四歲,年輕的生命啊,大好的前途,他,也有老婆孩子。。。。。。”

“戰鬥中,周副艇長站在艇長身後舵房梯口上,全神貫注傳達命令,敵艦一枚40毫米炮彈打中他的左前胸,穿透心臟從後胸穿出,血從後胸彈孔噴出五米多遠,壯烈犧牲。”

五米,有多遠?

你若記得,他便無悔。

這邊是軍裝的分量。

“時年二十三歲的王再雄,389艦艙段兵。”

“因為體積最大,389艦成為敵人重點打擊的目標,海戰開始後沒多久,全艦多處中彈。”

“兇猛的海水從後住艙湧入,身負重傷的艙段兵王再雄衝過煙火,迅速來到後住艙堵漏。由於軍艦在高速運動,彈洞進水太猛,他拼盡全力也不能堵住,濃烈的硝煙將其嗆暈過去,最後犧牲在堵漏崗位上。”

“共和國一等功臣。”

“王再雄的嗓子好,唱歌好聽,經常給戰友們唱歌。戰後,嚴重損毀的389艦被拖回來了,為了避免沉沒,搶灘擱淺到了一個島上。後來又被拖回了廣市,修復後重新服役。但389艦上再也聽不到王再雄的歌聲了。”

。。。。。。

楊松林,389艦掃雷電工班的班長,戰鬥中冒著槍林彈雨給在甲板上的炮位戰友們運送炮彈。

敵人火力非常猛烈,一發炮彈直接擊中了甲板上的楊松林,他的軀體被炸得四分五裂。

“到處都是楊松林烈士的腸子和肉啊,在戰鬥結束後,戰友們只找到了他的上身,其餘部分則永遠遺落在了西沙海域。”

“共和國一等功臣,時年二十五歲。”

“資訊時代,科技如此發達,在網際網路上,不難找到烈士們的照片。他們一個個青澀而又不失帥氣的面孔,不輸。。。。。。怎麼就沒有人把他們當偶像呢?怎麼就沒有人喜歡他們呢?是他們做得不夠好嗎?”王亮自言自語,唸叨著,唸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