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製作,沒有精心的策劃,導致香港的一些演技實力派演員也不得不在爛片出演角色,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在“混口飯吃”。

比如,劉青雲在《窈窕淑女》、《煎釀三寶》,曾志偉在《精裝追女仔2004》,吳鎮宇在《飛俠小白龍》,林子祥、譚詠在《六壯士》,就連甄子丹也要在《戀情告急》中出演一個毫無意義的角色,梁朝偉更是混在《韓城攻略》裡成為純粹搞笑的“小丑”。此為人才之失。

再說經典之失,講到經典,總會想起那份屬於香港的輝煌:邵氏一統天下後的“銀海爭霸”,雙龍雙週的廣泛影響,吳宇森、徐克如雷貫耳的名號,《英雄本色》、《辣手神探》、《喋血雙雄》、《無名家族》、《龍騰四海》、《豪》、《五億探長雷洛》、《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黃飛鴻》、《賭神》、《賭聖》、《賭俠》一樁樁一幕幕永垂影史。

此後數年,雖然也有《暗花》、《PTU》、等經典的“銀河影像”,但香港觀眾更離不開的是成龍每年一度的“賀歲”;是看著王家衛是否可能又仗著哪一個或兩個大明星擺出個什麼姿態,遐想周星馳或會再給人們怎樣的一個“無厘頭”;當然還有撐起腳尖爭看周潤發從洛杉磯飛回香港在記者會上露出他那招牌式綻開的笑,然後,……

最後來說經濟之失,這一點其實在市場之失中已暴露無疑。失去外埠市場原有的雄厚支撐,香港電影就沒有足夠的收入或資金投入作後盾,必然地令其難以再從容地自我調節,不再擁有資金良性迴圈。例如。過去一部擁有明星號召力地電影臺灣地區#7400—500萬(港元·下同)甚至更多。就算一部普通電影也可賣到100—120。但到了90代地中期開始。臺灣發行片商竟壓價壓低到只有新臺幣地30萬。折算港元不到7萬場是難以養活香港電影地。一句話。也就是香港電影能夠迴旋地餘地已經很狹小了。這就直接導致香港電影首先是從量方面減少。不可避免地在質上造成影響也就成了必然。例如。按80年代平均每年拍攝影片大約維持在200左右。但到了90代特別是90年代地中後期產量逐年遞減。如1996年。上映地港產片仍有103。但到了1997年便猛下降到只有80部。減少了二成多。之後每年都在80部到90部左右徘徊(注:1998年產87部。1999年年產90。以上數字來源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每年度出版地《香港電影回顧》。)。

連續三年每年地產量驟減至不到100。這是香港電影半個世紀以來所僅見。與戰後地高峰期五六十年代每年拍片超過300相比。相差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影片產量少了地同時。港產片地票房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就算在90年代初期一部稍有卡士(Cast)動輒票房過千萬元。那時候地香港影人目標是要打破曾經巨片《羅紀公園》在港收入達5000地紀錄。可謂雄心勃勃。但是到了90年代地中後期。哪怕是春節時地賀歲片。心態完全掉了過來。這全是經濟問題。直白一點。就是“錢”地問題。

講到“錢”。又有兩點要說。一是投資問題。首先假設一個問題:製片商願意與香港地哪一個影人合作?答案肯定是周星馳。原因很簡單:給星仔投資不會陪只會賺。對於投資商來說。賺錢才是硬道理。香港電影不賣座地事實。讓很多地投資方缺乏進行大投資、大製作地信心。香港地投資者向來都缺乏一種健康向上地形象。本身就缺乏大膽開闢新天地地勇氣。習慣於一窩蜂似地往一時可以賺錢地型別片投資。黑幫警匪片賣座。他們就投資黑幫片;驚悚鬼片賣座。就會有一大批鬼片出爐。對於他們來說。投資電影根本上就是是為賺錢。與香港電影地發展前途無關。所以當電影市場良好地時候可以一擲千金。而市道不好地時候就會立刻停止投資而處於觀望。二十一世紀地經濟社會。投資方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