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處。

初經甘寧,河水本向北流,在“民生渠”附近,匯支流為主脈,突然折而南下,直貫陝晉,這是第一處轉向。

進入豫境,因西嶽橫亙,復納渭、洛二水,於潼關掉首東奔這是第二處轉折。

過孟津,越陳橋,將達蘭封,忽雙轉折向北,經冀、魯注入東海,這是第三處大轉向。

綜觀首、二兩處轉向,或因支流匯聚,或因山嶽阻擋,大都有脈絡可循,唯有這第三處大轉折,卻顯得頗為出奇,尤其轉向處並地高山逼使,亦無支流促成,河水竟突然迴轉北上,倒像是有意避開蘇北一帶貧瘠之區似的。

河水在第三處轉向的地方,在蘭封縣西北,一個名叫“銅瓦廂”的小鎮附近。

“銅瓦廂”地處偏僻,總共不過百來戶人家,民風樸實,居民辛勤度日,但因黃河恰巧在這兒轉向,形成一個巨大的回水灣,所以,居民們竟多了一副行業——

那就是撈抬上游衝下來的“漂流物”。

俗謂:黃河百害。河水經常氾濫成災,人畜財物每隨濁流而至,別看這行小小副業,有時候卻真能發個小小“橫財”。

這一天傍晚,鎮上已有炊煙裊裊,一般簡陋的竹筏,兀自主江面上徘徊逡巡。

竹筏上載著兩個少年男女,和一堆碎木空瓶。

那女的大約十五六歲,穿一件藍粗布的短衫褲,腦後託著一條烏溜溜的長辮子,褲腳管卷至慷下,赤著一雙天足,天緩緩的搖著木槳。

男孩子只有十三四歲,赤裸上身,僅穿一條短褲,蹲在竹筏前端,手裡執著一支帶網竹篙,眼睛骨碌直轉,不停地向水面搜尋。

從年齡和麵貌看,他們是姊弟倆,八成兒為了想多打撈些漂流物件,時間雖已傍晚,仍捨不得回去。

搖槳少女頻頻仰望天色,低聲催促道:“大都快黑盡了,阿毛,咱們回去!”。’那名叫阿毛的男孩子卻意猶未盡,搖頭道:“為什麼,還、早著呢。”

少女皺著眉頭道:“我就是不肯聽話,眼看太陽都下山了,還死賴著不回去,待會兒奶奶知道了,又害我捱罵……”

阿毛指著竹筏上那堆破爛木板和空瓶罐道:“辛辛苦苦,就撈了這點破爛東西回去,多沒意思。好歹得尋件值錢一些的,也不在折騰了這老半天。”‘少女道:“這麼說,要是今天撈不著值錢的東西,咱們就準備在竹筏上熬一夜嗎?”

阿毛央求道:“好姐姐,求你再向前面兜個圈兒好不好?我心裡有個預兆,今天一下能碰上值錢的大堆頭。”

少女一丟大辮子,哼道:“你說得倒輕鬆,反正回去晚了,捱罵的是我!”

阿毛笑道:“儘管放心,奶奶這些日子忙著照顧那位孫爺爺都來不及,她老人家才沒有工夫罵人哩……”

一句話,反而提醒那搖槳少女,猛地失聲道: “糟!你不提孫爺爺我真給忘了,奶奶叫我到鎮上去配藥,我還沒去呢,真該死!現在只怕來不及了?”

阿毛道:“反正來不及了,急也沒用,索性就再晚一些吧……”

少女斷然道:“不行。配藥的事耽誤不得,你不走我可要走了。”

說著,雙槳猛的一個反撥,竹筏立即掉了頭。就在這時候,阿毛忽然眼睛一亮,揚手遙指江面叫道:“姐姐你看,那兒有塊好大的木板,好象是隻破船……”、少女搖頭道:“別管它破船好船,咱們趕快回去要緊。”

阿毛又道:“那破船板上還爬著一個人呢!”

少女道:“就算是人,也一定早淹死了……”

阿毛道:“不!好像還在動,只怕還沒有斷氣·…—”

少女連頭也沒回,介面道:“沒斷氣最好,讓他漂流下去,另外會有人救他的,咱們來不及再管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