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必然是完全碾壓,很多實力一般的影院,下場幾乎是可以預見到的。商場競爭的殘酷就在於此了。
江志強知道夢工廠院線唯一缺的,可能就是現成的行業經驗了,於是敦促兄長江志文,趕緊抓住這個機遇,以便大樹底下好乘涼。
結果也正如江志強所預料的那樣,唐煥非常大氣,不但對第一個投靠的安樂院線優待倍加,還把江志文納入夢工廠高管行列。
不得不說,唐煥的這種氣魄,除了源於自身雄厚的資本之外。還得益於他不到30歲的年齡。
至於深諳商場遊戲規則的邵逸夫,則果斷趨利避害地採取了合作的態度。這要是倒退到二十多年以前他50多歲的時候——邵氏和電懋爭雄的那個年代,其未必會表現得如此“軟弱”。
“我感受到了貴方的誠意,那你們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以唐煥現今的身份,說話如此直白,不但沒有居高臨下的違和感,反而透著對生意夥伴的坦誠。
“《方世玉》在香江上映得如此火爆,以唐先生所掌握的渠道,必然會推進好萊塢了。”方怡華笑了笑,說的比較含蓄。
唐煥微微沉吟了一下,心說果然不出所料,好萊塢這塊肥肉太誘_人了,不但鄒文懷一直在各種嘗試,就連邵逸夫也念念不忘,或許這也是兩人配得上被稱為電影大亨的緣故吧。
“唐先生願意的話,邵氏院線也樂於被夢工廠院線收購。”方怡華繼續加著籌碼,並隨即補充道:“但要整體收購,而且夢工廠院線不能對上映邵氏的電影有任何的歧視。”
“我倒是有意收購,可又擔心六叔就此偷閒,徹底撒手不管院線這一攤子的事了。”唐煥打了個哈哈。
他當然可以像原本時空裡潘迪生那樣,收購邵氏院線,但邵逸夫可就真的省心了。
可問題在於,在唐煥眼裡,邵逸夫在電影界的影響力,還是頗有用處的,如果讓他如此簡單地撤退了,那也未免太浪費資源了。
方怡華沒有揣摩透唐煥話裡的含義,於是便沒有急於搭腔,只聽對方繼續說道:“華語電影進入好萊塢,是一件好事,我對此不會有門戶之見的,但美國的電影市場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唐煥似笑非笑地看著方怡華,“方女士統計過沒有,最近兩年,邵氏電影有幾部在香江的票房過了500萬?而剛成立不久的新藝城,今年就有《最佳拍檔》和《難兄難弟》兩部電影過千萬了,尤其是前者,更是高達2600多萬。甚至就連夢工廠的衛星公司永佳影業,也有一部票房過千萬的《提防小手》。”
被唐煥毫不留情地當麵點出邵氏電影製作水平的滑落,方怡華頗為尷尬,吶吶無言。
邵逸夫對電影藝術未必有多喜好,他完全是按照商人的思維來操作的,只要賺錢就行。
原本時空裡,電視劇《上_海灘》甚至被剪輯成了上下兩部電影在邵氏院線上映,結果第一部從觀眾那裡忽悠走了100多萬的票房,而第二部則直接跌落至40多萬票房。
可以說,邵逸夫幾乎不放棄任何榨取剩餘價值的機會。不過,如此一來,也無形中讓自己在電影領域的道路,越走越窄了。
現在的電影票房講求爆發力,一個暴擊,票房過千萬,比累死累活地忙幾部電影划算多了,可這需要對市場的敏銳把握,而老邁的邵氏則跟不上形勢了。
“想讓美國人掏錢看華語電影,走文藝路線估計很難,畢竟人家處於文化強勢的一方。那就只能靠新奇來博取眼球了。像《方世玉》這樣的特色功夫片。便是以此為出發點。”
唐煥悠悠地說道:“兩家合作。我樂觀其成,但必要的準備還有很多,方女士不妨回去仔細考慮一下。”
被唐煥打發了的方怡華,剛走出休息室,便看到何冠昌站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