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果真持續了很長時間。

年關休沐前最後一次早朝,所有懸而未決的事情都需要落定。

但總歸,到了一年中最後一日早朝,今日入宮時,人人臉上都帶著喜色。

又見宮中上下掛滿了紅綢,很是喜慶熱鬧,都知曉明日陛下大婚,陛下都親封了秉筆侍書,那日後中宮也不會再有旁人了,陛下雖未將大婚之事與前朝的寶璽授冊放一處,但因為有早前陛下曾祖的先例,陛下在後宮大婚並無不妥。

果真,今日早朝上,陛下一掃前幾日的陰霾。

整個早朝的時間雖然長,也諸事繁多,但是由得陛下心情愉悅,群臣看在眼裡,也沒有誰會在年關前最後一日的早朝上,拿煩心事去觸陛下黴頭。

今日的早朝很是和諧。

等到早朝結束,封相等近臣去御書房面聖的時候,紛紛同李徹道喜。

李徹的笑意都寫在臉上,全然掩不住,似孩童般,滿眼都是喜色。

封連持想,這幾日困擾陛下心中之事,應當得解。

……

御書房出

來,李徹喚了大監起駕去大長公主府。

按照慣例,大婚當日,需要有年長些,有福氣,且有名望的貴婦給新娘子梳頭,寓意舒心如意,最好是南方家中長輩。

李徹能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姑母,大長公主。

早前因為溫如寫的事,大長公主這些日子都刻意躲著他,似是怕惹他不高興,姑母慣來對他極好,他希望大婚當日,給楚洛梳頭的人是姑母……

其實大長公主心中也一直在想著此事。

李徹身邊也沒有旁的長輩,太傅若是安好,太傅夫人倒是一個好的人選。但眼下太傅中風,太傅夫人便不合適給楚洛大婚當日梳頭了。

這京中,思來想去,最合適的人也只有她。

但李徹遲遲沒有主動開口,她這個做姑母的也不怎麼好提。

再加上早前溫如寫的事情橫在她同李徹之間,她知曉李徹在同她置氣,她主動提反倒不好。

她這個做姑姑的,是真心為了自己的侄子好,她盼李徹大婚都盼了多少時候了。這是她親侄子,她比旁人都操心李徹的婚事,但因為溫如寫的事,反倒同自己親侄子生了間隙。

今日都臘月二十六了,明日就是李徹大婚,李徹這邊連點訊息都沒有,大長公主很是後悔早前領溫如寫入宮這件事……

大長公主心不在焉得,磕盞茶磕了大半個時辰,大多時候都在出神。府中的桂媽媽忽然來了暖亭中,說陛下來了,大長公主頓了頓,就見內侍官領了李徹入了苑中,桂媽媽撩起簾櫳,李徹入內,笑著喚了聲姑母。

大長公主撇了撇嘴,眼中半是氤氳,總歸還念著她是他姑母的。

李徹對自己姑母的性格再熟悉不過,母妃過世得早,他回京之後,姑母多對他照顧,他也一直同姑母親厚。李徹握拳輕咳兩聲,笑道,「明日是徹兒大喜日子,想請姑母入宮給楚洛梳頭,姑母若是不答應,朕就賴在長公主府不走了。」

李徹言罷,大長公主破涕為笑。

李徹也笑笑。

……

等從大長公主府出來,李徹臉上都是笑意。

旁人不知曉,他卻對自己這個姑母性子再瞭解不過,他原本就是想請姑母入宮的,以姑母的性子,若是他大婚不勞動姑母給楚洛梳頭,姑母能慪一輩子火。

上了馬車,大監問,「陛下,是回宮嗎?」

眼下已差不多申時初。

李徹頓了頓,沉聲道,「去太傅府吧。」

大監應好。

放下簾櫳,馬車緩緩往太傅府去,大監亦囑咐了禁軍中一人提前去太傅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