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過去!”

第二百四十六章 皆大歡喜

馮虞率領侍衛親軍攜大勝之餘威,風捲兀良哈領地,四天時間高歌猛進二百餘里,攻破撤逃不及的大小部落十餘個。朵顏兵馬在大淩河畔被打得聞風喪膽,馮虞軍一旦迫近,則高呼“決死軍來了”望影而逃。明軍兜俘潰散、落單韃靼、朵顏軍兵數千人。看看震懾目的已達成,彈藥消耗幾近,將士亢奮之後疲態已顯,馮虞決定見好就收,率軍押著虜獲的大量人口牛馬,以及解救出來的漢人奴役戰俘全身而退。將佔領地、虜獲人口牛羊交割與姍姍來遲的遼東反擊部隊之後,大軍撤回營州休整。

大軍迭經苦戰,確已疲憊。馮虞令軍馬在此好好修養數日,自己上表奏捷。

此番遼西會戰,侍衛親軍歷經三場大戰,殲敵近三萬有餘,自身傷亡六千餘。其中大淩河決戰及遼境追擊戰中,俘斬韃靼軍一萬六千餘人,傷者無法計數。侍衛親軍傷亡約五千人。越境作戰,侍衛親軍幾無傷亡,俘斬敵軍近四千人,俘獲人口近萬,牛馬數十萬匹,解救此戰及歷年被擄軍民兩萬餘人。遼西會戰,侍衛親軍先後繳獲韃靼軍戰馬兩萬餘匹。此外,大淩河之戰,侍衛親軍還奪回韃靼軍在遼境擄掠的無數金銀財貨、軍資輜重以千車計。此役,侍衛親軍立功將士無數,擬具名保舉者即達百七十人。

從這些數字來看,此番侍衛親軍援遼作戰可算是戰功煊赫。不過從整個遼境戰局來看,明軍方面卻是吃了大虧,十餘座城池衛所失陷,軍民十餘萬,單單參、遊、都、守至百戶以上各級將佐就折損上百員,糧草軍資損失不計其數。可說整個松遼平原處處殘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幸而瀋陽、遼陽、開原、鐵嶺等幾處大城不曾失守。否則損失難以估量。

至於韃靼方面同樣是得不償失。此番十萬大軍來犯。折損近半,除了先期運回的部分虜獲糧草資財,大半物資於大淩河一戰中丟棄殆盡。另外。韃靼大軍此戰一潰數百里,威權喪盡,朵顏三衛也不聽招呼了。

至於原本打算趁火打劫的兀良哈部,此次可說是一無所獲。虧到家了。損兵折將不說,棄地二百餘里,大量人口牛馬失陷,日後如何與大明修好還是件大傷腦筋之事。就連朵顏三衛內部老大的地位也眼見得要讓與泰寧衛了。

如此盤算下來,這一戰,也只有侍衛親軍獲益了,摔打出一支歷經戰火的強兵,挽狂瀾於既倒,立下戰功赫赫。有如此戰績撐著。馮虞寫起表彰來也是渾身帶勁、洋洋灑灑。

按著老規矩,此番還是一道奏章一份密摺。奏章自然是冠冕堂皇。報捷、奏凱、保舉、請示。密摺卻又長出許多,先是對韃靼、朵顏三衛動向研判。

馮虞揣摩,當下韃靼小王子主攻方向依然是征討蒙古右翼,獨霸蒙古本部。韃靼此番侵擾一是為收攏軍資糧草,二是威壓明廷,以免開春興兵後在旁掣肘。原本小王子打的應是快打快收大撈一把的主意,哪知此番遭遇侍衛親軍連番打擊,損兵折將,蝕本到家,甚至動搖朵顏三衛地僕從關係。為延續統一步伐。過些時日。想必有議和使節入京。對此,朝廷宜硬不宜軟。蒙古若得一統。必是朝廷心腹大患,能延宕一時便延宕一時才好。

至於朵顏三衛,首鼠兩端見利忘義,此番或已有離心傾向,朝廷卻需軟硬兼施,或可發還人口,卻不可退讓疆界,收復之地寸土不棄。此外,還可另謀羈縻之策,如互市、徵兵、選官等等。

其二,遼土守備空虛,任官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