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地方有幸存者,洪濤也只能眼巴巴幹看著。啥時候路面的積雪融化了,車輛能通行了,啥時候才能繼續恢復搜尋行動。

那閒下來該乾點啥呢?實際上救援隊自打成立就永遠沒有閒下來的時候,無非就是哪些工作必須馬上幹,哪些工作可以拖一拖的區別。

搜尋行動暫停了,那完善基地防禦的工作就自然而然被提上了日程表。目前東起和平里東街、西至安定門外大街,北面到和平里北街,南邊以護城河為界,東西15公里,南北1公里的區域裡,所有遊蕩的喪屍已經全部清理乾淨,所有用來封鎖喪的房間也進行加固處理,確保它們短時間內依舊出不來,踏踏實實的當哨兵。

在這片15平方公里的矩形區域中心位置,就是地壇公園和環形工事,它是救援隊的核心區域,也就是絕對安全區,不允許出現任何陌生人。

但這只是地面上的封鎖,地下還有兩條南北貫穿、東西連通的地鐵隧道可以隨時鑽進核心區,所以必須想辦法把它們也有效的封鎖起來,睡覺才能稍稍安點心。

目前的封鎖方式太原始也不太靠譜,就是用電焊把進站口的鐵門都焊死,再在隧道里安裝了一部分紅外線探頭。這個辦法就和門鎖一樣,只能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真要是有人想進來,頂多耽誤十分鐘,沒啥實際意義。

現在洪濤就準備著手處理這個問題了,首先就是出站口。每個地鐵站少的有兩個,多的四五個,繼續保留它們沒意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和飛虎隊一樣,把建築物推倒,然後用渣土封死。

可是都封死了,對救援隊的出入又造成了不方便,地鐵隧道的功能也隨之降低。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呢?這時就要問專業人士了,也就是李想。

她的回答是必須有!

地鐵隧道在建設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些問題了,當然了,人家不是為了當逃生密道用的,而是為了維修、通風、排水、救援等等功能。

誰也不能保證地鐵列車在執行時萬無一失,一旦出現了問題,又不能從出入口及時處理,那這些預設的出入口就將成為應急手段。

那這些出入口在什麼地方呢?通常它們就在地鐵沿線的綠化帶、居民區、或者街道兩側,存在的形式五花八門。

有的是個四周都帶百葉窗獨立建築,有的是個類似大型配電櫃的東西,有的乾脆和建築物融為了一體,就是某個常年封閉也沒有銘牌的小門。

相應的,在這些地面建築下面也會有個三防門,就像連同環形工事的那個門一樣。只是這種門一般都不在站臺附近,而是要去隧道里找。

李想知道它們的全部位置嗎?肯定不能,她只是個機電段的維修工,沒這個權利也沒這個需求,充其量知道一小部分。

但她有辦法知道全部,很簡單,西直門的地鐵總公司裡有相關資料,在開發太平湖工廠的時候就被她帶著孫建設和藍迪溜達了一趟,把能搬走的資料基本都搬了回來。

於是大規模基建工作就從積水潭站開始了,這次的施工主力是新加入的交通組成員宋長生,他也是唯一會擺弄施工機械的人才。

開著從三環外工地上找到的挖掘機,揮舞著大鏟子,一下一下的把地鐵站向內推到,先用建築垃圾把出入口堵住,然後再從附近人行道上挖起地磚和泥土進行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