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也是一時的糊塗,您大人不計小人過,田某願意以萬貫家財換取一家老小的性命……”

“呵,今個做主的可是我家侯爺,你求我何用”

“侯爺”田文豪聞言,再次看向冷卓,頓時回過神來,這就是那個在楚州傳的沸沸揚揚的平安小侯爺,田文豪現在腸子都快悔青了,早知如今,何必當初呢。

“小侯爺德高望重,田某就是一個土財主,您就將田某當個屁放了把,這裡的一切全都當田某的孝敬”

冷卓看著這田文豪,卻是放下茶杯,道:“田財主,你雖做了個錯誤的決定,不過本侯也不是斤斤計較的人,就要看你願意不願意彌補這個錯誤,將功補過了?”

第一卷 百將圖 第六百六十五章 攔路打劫,八百圍一萬

第六百六十五章 攔路打劫,八百圍一萬

西子鎮不算是個大地方,但卻挨著湘水上的一處大渡口,所以這裡的位置也相對變得重要了一些,隨著帝國大軍在西巖府的兵敗,主力被圍困,聖教軍除卻繼續留下部分兵馬包圍之外,出動了大批的聖教軍四散出擊。

強佔西巖府各處郡縣,城鎮,剛剛收穫了秋糧的西巖府可以說是一個最豐美的蛋糕,而佔據這些地方,可以獲取大批的糧食,而打壓門閥,又能獲取大批的財富,而這兩者是一支軍隊最基礎的部分。

聖教軍雖靠信仰宗教而凝聚起來,但是真正讓聖教軍如滾雪團一般壯大的卻並非信仰,而是聖教頒佈的聖教十條,而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加入聖教軍後,可優先分配一塊土地,而立功之後,可按照軍功大小分配更多的土地。

天龍帝國五百年,貴族雖變得清貴,不在圈地而肥,但門閥的誕生卻填補了這片空白,而這些門閥對地方的壓榨更甚,往往一鎮,一縣,甚至一城的土地大部分都被大小門閥瓜分一空,大部分城鎮內的百姓幾乎都是靠著門閥而活,這些門閥跟貴族差的只是一個名義,但危害卻遠勝於膨脹的貴族。

因為一個是暗裡的,一個是明面上的,貴族總還有點制約,但門閥卻完全沒有限制,而這種壓迫,幾乎讓地方上出現了一個個隱土皇,而地方百姓一邊承受著壓榨,一邊還要承受各種稅收,可謂是苦不堪言,尤其是地方腐敗成風,更是加劇了這一點。

聖教軍走的平民路線,而且深深的懂得發動平民戰爭的優勢,以宗教為骨架的聖教軍就這樣,鼓動宣傳,而在松陵府地方的幾處地方實行了分田之後,加入聖教軍的人數不斷的激增。

聖教軍在這種大擴張下,兵制變得十分混亂,但也並非無跡可尋,聖教軍中以旗劃分,最高位總旗,下面分成五行旗,既金,木,水,火,土五旗,五旗下又設隊旗,小旗。

掛上五行旗的規模相當於帝國的一個營,而一個總旗下面差不多有兩千五百人到三千人,不過由於聖教軍在佔領地四處的徵募兵源,幾乎聖教走到哪裡,就會宣傳到哪裡,而一處地方踴躍加入,而聖教教徒則會帶領募集的兵馬,打上旗號開始聽從上頭的粗略指揮,朝著各處湧去。

也許開始時,是一個隊旗,但很可能走過兩三個村鎮後,這隊旗的人數膨脹個兩三倍,總之,打著旗號,但是兵馬數量卻完全沒有一個能統計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夏侯淵,文丑兩人遲遲無法送回聖教軍軍力的原因。

西水縣城,如今可謂是熱鬧非凡,各種聖教旗彷彿一個大雜燴,就拿那街面上豎起的七八個旗子為例,上面就分別寫著,聖金旗下轄屋村左隊,又有,聖水旗下轄黨縣五行木旗,種種旗號林立,掛著聖前號是聖教最精銳的五行旗兵,而聖教內的教徒也都是按照五行劃分,於是最掛聖號,算是有一個大體區別,而後,就是地方叫法,最後又摻合之前的五行兵制劃分。

而如今的西水縣陸陸續續的開進了十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