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為這裡往上游三十餘里就是蜀州地界。
這個水營在水面上設卡,協助官府收取過境稅,可以說這個位置是一個肥缺,不過聖教大起義後,這個小水營在受到威脅後,很快的就在那肥胖的營尉的帶領下投降了,毫無半點節氣。
這座水營很破舊,三十餘艘戰船也還算新,水營內還有一個小船塢,有二十幾個船匠,維護著這三十多艘戰船,不過這些都是在半年多前的情況,如今的落雁渡早就成了一個禁區。
本來落雁鎮曾在聖教佔領之前,曾短暫的輝煌過一陣,因為金河水道的緣故,商人們從這裡卸貨,而後走陸路穿過楚州南部最後將貨物運往揚州,不過這個繁華的時間段,前後加起來不超過大半年的時間。
但就算是這樣,這裡依舊吸引了不少靠船吃飯的人聚集,而在這裡被聖教佔據後,大部分懂點手藝的都被聖教徵募,但在半年後,這些很多都是船匠的人再次回到了這裡。
一座座靠在岸邊的幹船塢被建造了起來,從附近山陵上伐下的大樹在這裡被加工成木材,而後鋪設龍骨,開始了大肆的造船。
聖教的造船基礎比起中州的唐軍還差的遠,只擁有不多船匠的聖教根本就造不出樓船這種大型戰船,甚至連水面上主戰的鯊船都有些難度,不過這些船匠也不需要去建造戰船,聖教只需要讓他們建造那些能裝很大貨物的大肚子貨船就可以了。
一艘艘的貨船在這半年的時間被造出,停泊的在落雁渡的水灣內,足足有近三百條之多,而一些善水的人被聚集起來,訓練著操作船隻,成為一個合格的操船水兵。
而在金秋十月,豐收的季節,聖教軍除在地方上保持著足夠的軍事存在,並對臨著九川的幾個重鎮家大防禦外,一支支聖教精銳的兵馬被以各種名義調向了落雁渡口,而與他們一併的還有大量新打造的兵甲以及堆積如小山的後勤補給。
從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上旬,差不多大半個月的時間裡,有超過三萬聖教最精銳的戰士聚集在此處,而其中善水的聖水旗以及善攻的聖火旗兩支聖教核心主力大半集結在此。
十一月上旬,秋老虎餘威還在,但隨著一場秋雨飄落,溫度又多了幾分涼爽,洶湧的天河水,似乎也收斂了些,變得溫和了不多,在籌備了小半年後,落雁渡口,船帆蔽空。
渡口棧橋,貨橋,這些在那一段繁華時期修建的探入水灣中的大型卸貨木橋邊上,停靠著一艘艘大肚子貨船,而棧橋之上,等待登上船隻的人聚集在這裡,緩緩的前進。
儘管聖教士兵依舊顯得有幾分吊了邋遢,沒有整齊的佇列,但在這些士兵的臉上,卻能看到一絲絲殺伐之氣。
“靠,這麼大點的船,居然要塞下整個旗,還得裝下馬匹,糧食,這他孃的別說躺著了,連站都站不開”一個面相兇惡,甚至有一條猙獰傷疤的大漢登上船,罵罵咧咧的抱怨著。
“行了,就幾十裡水路,挺挺就過去了”一個面相溫和的中年卻是滿不在意的說道,那兇惡的大漢卻是道:“旗主,我暈船,等會要是吐了咋辦,能不能讓我站甲板上”
“你個囊貨,五天了,居然還暈船,等下到了地方,可別指望有人還攙你上戰場”
一個個士兵陸續登上貨船,雖說這貨船肚子很大,但不過只是中等規模的貨船,一次裝上十匹馬,上百個士兵,還有一些糧食,補給,船艙被塞滿了不算,連甲板上也站了三十來號,算上操船的水手,一條貨船足足裝的滿滿登登,這才起錨離開。
足足三百一十二艘這樣的貨船,還有那三十條戰船,運載著三萬一千餘聖教軍精銳駛出了落雁水灣,進入了天河水道。
貨船行駛的速度不快,到了十一月,東南風早已改變,好在從落雁渡口到蜀州的這一段天河,是西南,東北走向,而吹的北風,讓